第07版:周末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寨里的老外说“普语”
陈 颐

1.94米的大个子,又瘦又高,红色鸭舌帽下是一张典型的欧洲人的脸,张口却能说出普洱一带的“普语”。在云南盛产普洱茶的村村寨寨,乡亲们几乎都熟悉这个叫邬特的老外,经常能看到他开着吉普车到各家各户串门,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种植的咖啡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并向他们指导种植咖啡的技术。“我的工作是农艺服务部经理,村里的人都喜欢叫我‘咖啡先生’。我几乎跑遍了普洱的大小村庄和山寨,有的地方还没有通车,有一次我去一个位于猛连附近的村庄,一个村民发现我后立即叫来了全村的老老少少,因为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像我这样蓝眼睛、黄头发的人。那次的经历,让我感到非常特别。”邬特告诉我说。

1975年出生于比利时的邬特,在非洲布隆迪的乡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由于父亲的工作是种咖啡,邬特从小就接触咖啡种植及加工的全部过程,“我天生就对咖啡充满激情”。为了实现梦想,18岁时,邬特回到比利时上大学,学习热带农业专业。大学毕业后,邬特一直在寻找去国外工作的机会,特别希望从事与咖啡相关的工作。毕业后的几年,他获得了比利时非政府组织/农民协会设在坦桑尼亚工作的机会,在此期间,他意识到自己酷爱与当地农民紧密接触的田间工作。

1988年,邬特第一次来到云南,在田间进行有关“螟虫控制”的实习培训。当时他就感觉到这里是全球适宜种植咖啡的一片沃土。他看到,在这个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山地气候区,有着特有的高原红土,土质肥沃疏松,气候温和,非常适合种植小粒种咖啡。2005年,邬特得到了为雀巢中国工作的机会,他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云南思茅,在雀巢咖啡示范及试验农场担任咖啡农艺部经理。他介绍说,“1992年,雀巢在普洱建立了雀巢农业支持服务部,在我之前已经有4位雀巢全球农业服务部的外国农艺专家在这里工作。我的前任专家们与雀巢研发中心合作,在当地试种了多种小粒种咖啡,以便开发出最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当初我签合同时,也没有想到能在这里做这么久,一下子就干了8年,而且一直都非常热爱这份工作。我和这里的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自己也在这里生了两个女儿。我的小女儿才1岁多,她会叫我‘咖啡爸爸’。”

在普洱的8年时间里,邬特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咖啡给这里的村民带来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仅是思茅这个地名改变为普洱,这里即将成为中国的咖啡之乡。在8年时间里,邬特主持编写了《咖啡种植手册》,向当地咖农和种植农场传授咖啡种植、初加工技术,以及开展咖啡园管理培训,并在优良品种培育、加强咖啡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整个区域的咖啡质量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此外,邬特还不断尝试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种植咖啡,积极探索帮助普洱咖啡走向世界。普洱盛产普洱茶,这里的农民每年3月至10月与茶叶打交道,从11月至第二年2月,正好是咖啡豆的采摘时间。农民们因种植茶叶和咖啡而改变了生活。

邬特对我说,中国农民非常好客,渴望学习,勤劳纯朴。过去的几年,他们把重点放在对农村社区和小农户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方面。第一批种植咖啡的都已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能够供自己的子女上学、盖上了现代化的住房,近期还开上了汽车。“现在,咖农们找到我们讨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要求我们提供各种培训,甚至寄来土壤分析报告让我们对其施肥等情况进行指导。后者尤为重要,施肥恰当的土壤不仅使咖啡高产、保证品质,而且也节约农民的成本,因为他们只需购买农田中需要的肥料。我们不仅让农民通过种植咖啡获得稳定的高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咖啡种植、质量控制知识及市场价格意识。普洱的农民大概是中国第一批关注纽约现货市场行情的农民,他们学会根据网上价格波动看走势,分析什么时候来卖咖啡更加合算。我坚信一个事实:农民的知识越丰富,他们就越强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