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来了。”这是官方账号“Kindle中国”7日中午在新浪微博发出的第一条微博,在3小时内转发超过7000条。作为改写了游戏规则的行业翘楚,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品牌Kindle6月7日下午在国内上市开售。
Kindle本次销售的设备包括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售价与其在美国市场的售价相当,Kindle Paperwhite电子阅读器849元,16GB Kindle Fire HD售1499元,32GB版本售价1799元。销售渠道除亚马逊官网外,还将在苏宁电器线下实体店销售。
在海外市场,Kindle用4年多时间建立了其在电子阅读器领域不可撼动的霸主优势,甚至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渠道。尽管亚马逊从未公布Kindle的销售情况,但亚马逊CEO贝索斯曾在2012年Q4财报发布时表示,去年12月美国实体书销量已达到17年来的最低值,而电子书业务则保持全年70%的高速增长,并透露其电子书业务营业额已达“数十亿美元的规模”。
在中国,Kindle却姗姗来迟,数次延迟上市时间。去年11月,Kindle软件系统开始支持中文。去年12月13日,亚马逊中国在其网站上增加了“Kindle商店”类别,并推出免费的Kindle阅读软件以及Kindle电子书下载。
Kindle此番入华,是否能照搬在海外的“成功模式”?一方面,其品牌效应和在外文电子书上积蓄的巨大资源显然是最大的“杀手锏”,对汉王等缺乏核心内容优势的硬件厂商来说将是巨大的打击。有消息称,汉王目前已研发出新款电子阅读器产品,但迟迟未敲定新产品定价,就是在等待Kindle在华的定价确定。除此之外,Kindle在内容平台、终端、渠道整合、定价规则乃至数字营销方面的经验,都会对内地现有的硬件厂商带来压力。
另一方面,Kindle的竞争对手们并非无计可施。Kindle的核心销售模式是硬件微赚甚至亏本销售,靠贩卖数字阅读内容持续获得盈利。公开数据显示,目前Kindle电子书已在国内支持18个大类,共3.87万本电子书下载阅读,但却无法在数字阅读内容掌控上一家独大。
在实体图书电子化方面,京东商城近期披露的电子书业务数据显示:到去年底,京东上线的正版电子书刊超过30万种,累计用户数达500万,日均页面浏览量过百万,毛利达到35%。而淘宝去年的电子书收益已接近1000万元;仅磨铁数盟一家在淘宝电子书的分成收入已接近100万元。而在网络原创内容方面,拥有自己电子阅读器“竹书”和内容平台“云中书城”的盛大也不可小视,截至今年3月,云中书城付费订单数突破2500万单,近70万种电子书被下载,云中书城移动端用户数也已接近2000万。
不过,对于国内尚属蓝海的数字阅读领域,有实力的“玩家”进入,在让竞争“升温”的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有机会享受到更多的数字阅读资源,同时整个版权市场也有望因此得以进一步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无论“强龙”能否压过“地头蛇”,Kindle这条“鲶鱼”的进入都会让数字阅读大产业呈现出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