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儿童需要文化“营养”

近日,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一些农村儿童文化消费匮乏,具体表现为“三缺”:

——缺文化设施和场所。许多贫困地区、偏远山村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没有像样的图书阅览室、体育场,文体活动很难开展;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严重缺位,少年宫、游乐园、影剧院等儿童文化设施和场所几乎空白。

——缺文化消费产品。一方面没有形成儿童文化消费市场,平时供儿童看的图书、影碟很少。另一方面,原来扎根于农村广阔土地上的民间工艺、地方戏曲、神话传说、民间美术等丰富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由于受到城市化冲击,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承。

——缺文化活动。一些农村幼儿园、小学受条件所限,很少组织开展儿童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虽然经常开展,但针对儿童的文化下乡活动很少,覆盖面也小,不具普惠性。

结合农村儿童文化建设现状和儿童学习成长的发展需求,笔者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必要的儿童文化设施和场所。其次,大力开发和生产适合农村孩子需要的文化消费产品,比如,向农村孩子提供一些城市优秀教育资源的录像、影碟,拓展孩子们的学习空间;提供一些能够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开拓思路的课外读物,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最后,有关部门要有组织地开展一些针对农村儿童的文化公益活动,以弥补山村孩子文化“营养不足”。

(河北阜平县委宣传部 张成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