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某教育类网站近日统计显示,2008年3月至今,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约占目前全国高校总数十分之一。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词频繁出现在新校名中。
重在提升质量
校名作为一所大学长久的文化符号,往往承载着厚重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梦想。从这个角度来说,校名不仅要能够传递出办学特色的信息,也要给公众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公众对学校的社会认同。为了在激烈的生源争夺中取得优势地位,高校一方面应在提高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等硬件上努力,另一方面也得在扩大招生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上想办法。作为一种本小利大、立竿见影的营销策略,更改校名便由此成为时髦做法。
然而,校名本身只是一个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符号,起得好固然能吸引眼球,提升公众的角色期待;如果名不副实,不可避免地会遭受老百姓的质疑。我们能理解高校更名的“良苦用心”,但更期待高校在注重符号互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毕竟,衡量一所大学的,不是符号化的标签,而是实质性的质量和长久性的口碑。
(杨朝清 湖北武汉 研究生)
利于扩大影响
笔者认为,高校更名固然有功利的因素,但并非全都是无厘头行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比如,更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影响力,能体现学校现实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有的还能借此提升高招层次和生源质量,这些举措都有利于高校发展,进而给大学生带来益处。更何况,这些高校已经通过了相关程序、满足相关条件,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门的批准和认可。
应该说,公众对高校更名的关注,更多的是充满了期待。因为现在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有些成绩固然不错,其情商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却有所欠缺,缺乏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更名是一个契机,有助于学校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搭建全面成长的平台。如果能够借此机会不断努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或许能够给校园带来新气象。
(郭文斌 浙江温岭 教师)
实至才能名归
笔者认为,相当部分高校改名有为了获取经费和美化形象之嫌,有的高校甚至陷入对利益和名号的盲目崇拜。试问,教育品质没有明显提升,名字却变得更为“气派”了,“势力范围”也扩大了,这不是故弄玄虚吗?难道一所高校的魅力和能力,需要华而不实的怪招来证明?况且,大学校名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包含厚重的历史内涵。将其简单地换成时髦名字,学校虽能得到更多物质回报,却让大学精神变得更加肤浅浮躁和急功近利。
好大学不是更名改出来的,办学有道才能实至名归。正因为这样,世界名校往往更注重内涵的提升,注重教育个性和特色,而不过于在意外界的热闹和喧哗。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都被称作学院,却丝毫不影响其知名度和口碑。有些校名中带有“农业”、“林业”、“电力”、“水利”字样的大学,其培养的人才并不输于综合性大学,这种专业性强一点的大学的存在是必要的。
(苑天歌 广西桂林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