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全面恢复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一方面国产品牌奶粉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质量,避免再次出现影响消费者信任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也要设法改变部分国人存在的“奶粉媚外”心理。同时,监管部门既要对奶粉企业加强监督,也要给公众更充分的信息——
扭转“奶粉媚外”需多管齐下
陈 力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日前随机抽取25个品牌奶粉,对营养、微生物、矿物质、污染限量、真菌毒素限量等20项指标进行质量检验,结果表明16个国产品牌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产品不合格,且价格还成倍高于国产品牌。

这次抽查“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性价比优于进口同类产品”的结论,却没有受到外界认可,许多人甚至认为抽查结果不足信。可见,要全面恢复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一方面国产品牌奶粉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质量,避免再次出现影响消费者信任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也要设法改变部分国人存在的“奶粉媚外”心理。

首先,国产奶粉必须以产品质量恢复消费者信心。实际上,中国乳业发展20余年的历程,取得了国外数百年取得的成就,但由于规模扩张过快、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爆发了一系列突出矛盾。自2008年以来,中国乳业经过严格整顿,在奶源建设、生产管理、产品检验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一些品牌企业,企业管理水平、质量控制能力等都有了明显提升。目前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主要是加强对一些非主流品牌的管理,防止害群之马破坏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本已脆弱的信赖心理。

其次,对所谓“洋品牌”奶粉也要客观对待。5月1日起,《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明确规定进口乳品标签上要“标注获得国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有关证明文件”。这一新规就是要让那些打着“洋品牌”旗号,实则是利用消费者媚外心理的“假洋品牌”奶粉企业无机可乘。并且即便是一些真正的进口奶粉,也曾因某些管理或生产环节的细小原因,导致部分产品出现问题。对此,消费者也要有清醒意识。

再次,要以更加充分、对称的信息,支持消费者合理选择。近年来,有个别媒体在报道奶粉质量时,有夸大甚至扭曲事实的倾向,成为影响消费者“奶粉媚外”的重要因素之一。2012年,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专家对我国发生的包括乳品在内12个食品安全热点话题经过评估,发现其中10个事件属于误读标准或信息不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新西兰官方证实该国某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残留,新西兰媒体在报道时不仅全面说明事件来龙去脉,并引用科学数据说明微量双氰胺对人体没有损害,避免了消费者出现恐慌。这说明,监管部门既要充分对奶粉企业加强监管,也要给公众更充分的信息,否则将导致我国消费者不得不高价购买质量并不上乘的洋奶粉,而我国的乳品企业将长期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