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际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产能过剩在延伸
本报记者 李正信

美国的产能过剩与其经济发展如影随形。时至今日,产能过剩已不仅局限于传统制造业,也蔓延到了包括金融及软件服务行业的第三产业。美国政府内外想尽了各种办法,但仍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产能无序过剩对经济的影响。

“三招”应对传统产能过剩

实际上,美国第一、第二产业经历过的传统产能过剩案例举不胜举,而最为严重的三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及本世纪初。前两次属于传统产能过剩,集中表现为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和钢铁等传统行业。第三次则发生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涉及的行业既有第二产业,更有第三产业。尽管这样,本世纪初出现的产能过剩,仍基本被定位为传统产能过剩。

在应对传统产能过剩的过程中,美国一方面无可奈何让大量的企业倒闭,另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试图把产能过剩的破坏性降低到最小。通常的做法有三类。

其一,政府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规范破产,如申请破产期间可搁置债务偿还程序,破产方案必须对失业员工的出路做出合理的安排等。这些,都是要给面临破产的企业以喘息或获得新生的机会,给员工以维持生机的希望,从而降低产能过剩对社会和经济形成更为严重的冲击。

其二,政府还利用多种渠道,帮助相关企业并购重组。如奥巴马政府一上台就着手拯救美国三大汽车集团。虽然这一行为发生在金融危机之中,但就美国政府对通用等三大美国汽车公司进行的历史性干预而言,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处理。当时,美国政府通过购买数以亿计的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等方式,掌握了通用汽车公司的改革主导权,进而协调了公司和员工就福利等方面的矛盾,最终拯救了美国的汽车行业。

其三,允许通过工厂迁移和资金转向等方式向国外转移过剩产能,甚至销毁部分剩余产品及产能,也是美国应对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在竞争中让法律、资金、政策等向优质企业倾斜,淘汰没有希望的企业甚至行业,虽对经济数据增长、民生,乃至社会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优胜劣汰的规律看,也是经济进步和把损失控制在最小可能的无奈之举。

最为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及大学等机构,多年来日益重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下岗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成为其他行业的合格劳动者。为此,美国政府不仅设有专门的机构,而且行政拨款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还大力协调或敦促大学等科研教学机构,也充分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帮助下岗人员转行就业。实际上,这一举措不但有效地帮助下岗人员走上新的岗位,且不断提高着劳动力整体的就业素质,推动着新行业的加速发展。

从美国的经验看,应对产能过剩的方法多种多样,而政府的应对方式是否得当及力度大小,则是能否最大限度降低产能过剩对经济负面影响的关键。

新型产能过剩形成新挑战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出现了多重产能过剩,而且显现出产能过剩的新特点。代表性现象就是金融等服务领域出现产能过剩,而过剩产品则是无形的金融产品。

不可否认,此次危机是由美国次贷诱发的金融大危机。而“次级抵押贷款”尽管被冠以“金融衍生产品”的标签,但说到底,则还是一种与传统概念有实质区别的新型“产品”。“生产”过剩“次级抵押贷款”这一“金融衍生产品”的“企业”是银行而非工厂,而泛滥的流动性则是制造次贷的“原材料”,这些泛滥的流动性及其产品——“次贷”,当年的确大大地超过了美国住宅购买群可承受的范围。一味追逐高额利润的次贷公司,就像那些盲目生产第一、第二产业产品的企业、工厂、车间一样,只顾低头想方设法往外吐“产品”,直至整个行业的产能剩余比例大到了自己也面临崩溃的地步。鉴此,2008年爆发的危机,尽管仍伴有汽车、建材乃至住宅等产品过剩的现象,但从根本上看,此次危机是由新型的第三产业产能过剩导致的。

为应对新型产能过剩,美国政府一是允许巨型金融企业如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且对大量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并购重组;二是把大量的金融高管投入监狱,打击金融犯罪,以警后人;三是出台新的金融法规及机制,规范并收紧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今天美国的金融产品“出厂把关”严格,如购房贷款不仅比次贷猖獗期间的审批要难,甚至比次贷出现前还要严格。银行受规章制度的监管,已无法随心所欲无节制地制造“房贷”这一软性的服务业“产品”了。

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能和产品过剩从来都伴随着GDP的增长。成功应对产能过剩,不仅可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冲击降到最小,还可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条件。时至今日,美国的产能过剩难题已步步向第三产业如金融、服务等行业加速延伸。而第三产业产能过剩的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如何尽量避免、成功应对,已成为美国政府内外相关层面日益面临的新难题、新挑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