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危机干预
抚平心理“余震”
本报记者 温宝臣

12岁的小姑娘萌萌,在汶川地震中经历了惊吓、逃生和得救的过程,目睹很多惨烈的场面。萌萌感到“世界末日”要来了,夜晚睡觉容易惊醒,白天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下降,这种状况久久不能缓解,后来萌萌主动找人询问,在他人的心理援助下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萌萌的经历并非个案。重大灾害发生后,当事人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受打击,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些一反常态的应激反应,这时候需要专业心理从业者的介入,帮助他们走出痛苦的经历,远离恐惧的困扰。四川芦山“4·20”地震发生后,社会各方争分夺秒地救援生命,与此同时,一些心理专家也开赴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地震发生之后人的应激反应,在对灾区的群众进行心理干预时该注意哪些问题?

“出现这些反应是正常的”

“人在面临地震灾害这样剧烈的变化甚至是死亡的时候,会出现应激反应,身心会出现一些反常症状,意识上表现出对相似场景的不断‘闪回’、过度警觉以至于草木皆兵、回避当时情况等;身体上表现为心慌、出虚汗、睡眠障碍、噩梦、莫名其妙的发烧等等。”地震后就立即赶往灾区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刘正奎副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首先必须明确,这是人面临剧烈变化的应激性反应,出现这些反应是正常的,这种状况一般会在几周后慢慢地消退。”

刘正奎介绍说,重大灾害产生的客观刺激,超过了人的心理阀限和正常心理负荷,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其中大约有70%的人可以在灾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自愈,而约有30%的人,症状会持续下去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应激障碍,应该给予心理治疗,否则可能会造成终生性的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这种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应激反应期,一般在事故发生的两周之内;第二个阶段为安置期,灾后两周至一年的时间;第三个阶段就是一年之后的心理重建期。

刘正奎说,一般建议在第一个阶段内,从事应激反应障碍干预的人员应该是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他们采取的干预手段会更加有针对性,能够及时发现原因,对症干预。而建议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在这个时期内主要是通过发放资料宣传应激反应知识,帮助灾区群众正确认识应激反应。

“别轻易打开他们的心灵窗口”

“我建议,如果不是经过系统训练的心理工作从业者,请不要轻易打开受灾者的心灵窗口,因为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在某种情况下,这些热情的志愿者的心理也可能出现问题,需要援助。”刘正奎有些忧虑地对记者说,现在很多热情的志愿者凭着激情穿梭在灾区,但是他们的热情能否经得起长年累月的消耗呢,毕竟他们也要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

据了解,汶川地震后不到2周的时间内,就有50 多支不同的心理援助队伍,在灾区开展心理援助。然而据业内人士统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约30支队伍就已经解散了,无法继续提供心理援助,那些被打开的心灵就被活活地晒在那里,许多人感到更加绝望。“心理干预是个很专业的活,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志愿者的热情我是可以理解的。”刘正奎说,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据刘正奎介绍,美国发生“9·11”之后,做了20年的心理干预计划,而汶川地震后,他和同事做了5年的心理援助规划。“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受灾者具体的指导和关心,给他们鼓励,接纳并处理他们出现的一些烦躁和反常的行为”,他说,科学的心理干预,一方面提倡早期干预,把问题控制在早期,这是心理卫生工作者所倡导的理想工作模式。其次就是心理干预是长期性的,这一点非专业从业人员很难做到。

同样在汶川地震中,不少热心的志愿者低估了心理干预的风险,而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帮助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时,产生了替代性的创伤,令人遗憾。

重点跟进,广泛覆盖

同样奔赴在灾区的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西英俊告诉记者,地震发生之后,由于每个人所面临的情况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心理状况也不尽相同。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按照应激反应的不同状况将人群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人群一般是地震中受伤的人,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地震中的弱势群体,包括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二级人群是亲历地震但没有受到重大损失或者与遇难者或受伤人员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亲属;三级人群是参加救援的工作人员,包括武警官兵战士、志愿者、医疗救护人员等;四级人群是社会公众,重大的灾害也会给公众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

西英俊建议,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各级人群。采取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的办法,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

心理的坍塌可能比家园的毁坏更让人痛心,而心理的重建或许比家园的重建更需要时间,及时而正确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帮助灾区群众抚平心理“余震”,正确认识灾害,重新燃起生活希望。但是,也必须认识到,不能夸大心理干预的作用,目前灾区首要的任务还是要建立起宜居的生存环境,让灾区群众尽快开展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