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眼金睛”是怎样炼成的
——记北京海淀区国税局第一税务所税务员刘群英
本报记者 崔文苑

开栏的话

今年4月是我国第22个税收宣传月。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我身边的好税官”专栏,向读者介绍一些优秀的基层税收工作者,展现当代税务人员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展示我国税务工作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贡献。

“这张是假票。”刘群英从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两张海关完税凭证中拿起一张,凝神看了一会儿,作出肯定的判断。刘群英是北京市海淀区国税局第一税务所的税务人员,能迅速鉴别海关完税凭证的真伪,大家称她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2003年,海淀区国税局第一税务所专设海关申报窗口,由专人负责进口增值税申报抵扣工作。刘群英因责任心强、业务熟练被挑选到这个岗位上。海关进口增值税申报抵扣是税收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因为海关完税凭证开票在海关,受票在企业,抵扣管理在税务部门。而海关和税务部门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少数企业非法购买假海关发票,虚假申报抵扣税款。从各地不断查处的假海关完税凭证案件看,往往涉案金额巨大,造成国家税款严重流失。

面对一沓沓实实虚虚、真真假假的海关完税凭证,怎样去伪存真,不让假票溜过去?凭着一贯的钻劲,刘群英开始学习摸索。她找来《外贸实务》等书籍研究学习,熟悉了进口贸易的全部流程,向企业报关员、海关人员了解通关流程,并制作出一般贸易货物通关流程图。为了练眼力,她找企业借来海关完税凭证真票,利用业余时间把多种假海关票和真票放在一起仔细比对,总结出假票在票面的联次、纸张、海关关徽、海关编码规则、票面印章、货物名称、数量及单位、缴款期限、汇率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初两三年,她几乎每天都是晚上9点以后才走出办公楼大门。

海绵吸水一样的学习,使刘群英对进口业务的流程及要把握的关键点了然于心。“当时感觉一下子豁然开朗,企业来申报,我能根据资料迅速判断出业务真假,并据此判断海关完税凭证的真伪。”现在,一张假票十几秒钟就会在她眼前现原形。

刘群英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装满资料的档案袋,从中取出一摞票据,全国各地不同口岸的海关完税凭证展现在记者面前。刘群英说,这都是她查获的假海关发票。

每月经刘群英审核的海关发票约1200多份。海淀区国税局第一税务所所长孙为民告诉记者,刘群英接手海关进口增值税申报抵扣工作的7年多来,该所纳入采集系统的海关发票没有一张假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