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现代商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度消费不是时尚
本报记者 王轶辰 实习生 房信子 陈 珊

提到健康消费,人们可能会想到维护身体健康方面的花费,但健康消费并不仅限于此,它在消费观、消费方式层面的意义在现代社会更应受到关注。百度百科定义认为健康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

如今,网上购物引领的新一代购物潮,体现了人们消费习惯的巨大变化。京东苏宁的价格战、阿里巴巴的快捷支付、团购风潮逐渐让“消费”成为一种时尚行为。当消费改头换面加入追求“时尚”这支大军时,我们该如何看待?过度消费是一种时尚吗?

雾霾天气频频来袭,PM2.5这个新词几乎一夜之间为人们熟知。对此,记者近日在西单商圈随机采访了40位路人,其中,85%的人表示知其对人体有害,但没有深入了解;5%的人表示没听说过;只有10%的人表示了解PM2.5是什么及其危害。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扎堆购买防PM2.5口罩的热情。

记者多日调查发现,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口罩”销量暴涨,北京市多家药店卖至断货。而网上出现的标注“PM2.5”的口罩也受到了热捧,在淘宝网上搜索,一家销售防PM2.5的绿盾口罩网店,月销售量达到12858件。然而从科学角度来讲,一般的口罩只对5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有效,而对于PM2.5这种直径在2.5微米及以下的大气颗粒物,只有专业的N95防护口罩能明确吸附,防PM2.5口罩功效纯属夸大事实。

此外,空气净化器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记者在国美、苏宁等各大家电卖场里看到,各类净化器均以“杀菌、除尘”、“PM2.5去除率达99%”为卖点,前来选购空气净化器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专家表示,目前空气净化器对PM2.5的去除作用尚不明了,市场上销售的一些产品对PM2.5有一定净化作用,其去除率是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测试数据。

备受欢迎的产品却不具备应有的效果,人们过度消费更多是为了跟风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误入了非健康消费的“圈套”,这种消费方式并不利于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健康消费背后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奢侈品消费在过去十几年已成为时尚,“炫富”更是成风。然而,对奢侈品盲目消费的现象正在悄然改变。尚普咨询日前发布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逐步走向理性,国人在购买奢侈品的过程中,不再将金钱作为惟一标准。

专家认为,空气污染带来的“井喷式”消费狂潮,就和曾经的奢侈品苹果电子一样,我们无法阻挡它横空出世,成为大众竞相追逐的焦点,但人们需要逐渐从这种跟风消费的心理中走出来,更加理性、健康地消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