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扶绥县岜盆乡,蔗海一望无边。汽车沿着小小的机耕路行驶,两边的甘蔗叶一直拂着两边车窗,发出阵阵叽吱声。过了小姑豆村,前面有一辆面包车停在甘蔗地旁,车旁站着一个穿着迷彩服、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同行的县糖业局同志告诉记者,那就是甘蔗种植大户黄文进了。
黄文进是扶绥县最大的甘蔗种植户,种植甘蔗面积超过2000亩,去年纯收入达到180万元。一辈子都在和甘蔗打交道的黄文进看着很腼腆,但一聊到甘蔗,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在这里,谁想在种植上面积超过我很容易,有钱就行,但不会比我种得好,”他说,“我现在租的地是村集体的,明年继续招标,相信还是我种,没人抢得去。”
说起种甘蔗的门路,黄文进说,“种植甘蔗会不会管理,会不会技术很关键。有个老板也种了不少,但一年种下来,亏了100多万元。后来让我帮他管,马上就不一样了”。
他指着一片甘蔗地告诉记者,“这是我的试验田,别人种甘蔗只种一个品种。我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种好几个品种,即使个别品种遇到虫害或自然灾害,我也有收成。但我不会盲目种,在确定种哪个品种前,我都会试种一两年看看效果怎么样”。
村民都盯着黄文进种什么、怎么种?所以,黄文进先试种新品种一两年,如果产量高、效益好,他再扩大种植面积,提供蔗种给村民。
有了好的品种,还得有好的种植方法。“甘蔗怎样种也大有讲究,横种、双行种、品字型种,1米行间距、1米2行间距等多种种植方法我都试过,最后我发现采取横种、1米2行间距的种植方法产量最大。”
“用滴灌技术,虽然每亩投资增加200元,但能增产2吨以上。用水也减少了,以前种蔗没水的地方是看天吃饭,现在是十来天滴一次水。用自己育的有机肥,每亩施肥投入350元就行,比别人少三分之一,产量高,成本低,就有竞争力。”
黄文进还尝试甘蔗机械化生产。“现在通过土地流转,‘小块变大块’,具备了机械化的条件。为了减少劳力成本,我投资200多万元,买了13台农机,从洒药、耕种,到施肥、除草都实现了机械化,现在就差收割这个环节了。如果收割能实现机械化,不但收割速度快,还能降低成本两成以上。”
让黄文进忧心的是,现在国内厂商生产的甘蔗收割机都还不太成熟。“整杆收割的收割不了被风吹倒伏的甘蔗,分段收割的又会造成甘蔗糖分损失,而且现在的收割机都很难适应南方的坡地地形,希望厂家能大力攻关试验,为我们蔗农生产出好用的大型甘蔗收割机。”
“现在我已经签了明年的合同,超过5000亩。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一台好使的收割机。”说到甘蔗收割机,黄文进眼里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