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际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共赢 造福世界
□ 倪建军

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到巴西首府巴西利亚,从中国海南三亚到印度新德里,再到南非德班即将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金砖国家在世界留下了合作共赢、自信发展的坚实步伐,也日益成为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效仿的典范。相对于西方的“整体下沉”,金砖国家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均衡增长、国际体系和国家关系转向民主平等的关键力量。

去年以来,金砖国家受到美欧债务危机和量化宽松的拖累,再加上自身经济面临周期性下行压力,经济一度呈现普遍低迷态势,不少西方媒体又开始炒作金砖危机论。这种噪音似乎从第一次金砖峰会就开始时隐时现。但目前金砖国家经济已经触底反弹,缓中趋稳,有力回应了西方的抹黑。

金砖国家对自身发展道路和发展前景的自信,首先来源于自身经济的稳健成长和稳定预期。在西方经济不确定性大增、经济金融危机频率上升的整体背景下,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中国经济有序向内需驱动转型,着眼于可持续增长,2013年经济增速目标继续定在较高水平的7.5%。受益于石油价格高涨,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别洛乌索夫预计2013年俄经济将增长4%。根据印度政府的最新报告,印度本财年经济预期增长5.7%,虽然低于此前预期,但已巩固复苏态势。根据拉美经委会的最新预测,2013年巴西经济将要出现较强劲增长,经济增速有望达到4%。南非2013年经济增长也将恢复到3%的水平。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旗舰,经济增速回稳,正引领发展中国家实现国际经济格局的质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总值的比重将上升至50.82%,首次超过发达国家。此举将对今后全球经济治理和南北格局演进带来重要影响。

金砖国家的稳定复苏已经开始摆脱过于依赖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倚重自身经济的结构性转型。金砖国家在继续重视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化。首先提出金砖国家概念的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敏锐地指出,当前金砖国家最大的发动机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催生金砖国家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使其内需市场从质和量上都得到显著提升。预计到2025年,仅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中产阶级就将增至19亿。金砖国家间贸易也受益于内需市场的稳步扩大,预计2015年将达到近5000亿美元。中产阶级成长不仅带来经济收益,也增加了金砖国家发展的稳定和均衡。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指出,金砖国家的国家风险管理效率以及国家体制的“弹性”(适应和恢复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其中,中国的国家风险管理效率为4.51分,排名世界第30位,而南非、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分别为4.42、4.31、4.16和3.6,排名靠前。

金砖国家合作拉动世界经济,因金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带动能力也不断增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溢出效应,使得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提高0.3到1.1个百分点。当前金砖国家正在积极筹建金砖发展银行,成立更便捷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多边金融机构,有望拓展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融资渠道。近年来金砖国家加大了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力度,金砖国家与非洲间贸易占非洲外贸总额的比重已提升至20%以上。根据非洲标准银行集团估计,今年中国与非洲贸易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非洲国家经济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十个国家中,有四个是非洲国家。东盟是受益于中国等金砖国家的另一个例子。经合组织预测,东盟十国2013年到2017年的经济平均增速将达到5.5%,而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支撑东盟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之一。

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专家都认为,随着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的多元化发展,未来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也将取决于新兴市场国家。近期,汇丰银行和牛津经济联合发布报告指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间贸易将在未来二十年驱动全球经济增长,彻底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