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特困区提高自生能力
陈 郁

近10年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扶贫格局也出现了新的特征——绝对贫困人口在分布上呈现出向边远山区、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省级交界区等区域集中的大分散、小集中态势,从而形成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即连片特困区。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我国首部关注连片特困区的《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报告提出,连片特困区是21世纪第二个10年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其脱离“贫困陷阱”的根本途径在于“输血”的同时“造血”,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长期以来,在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和推动下,连片特困区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发展问题仍然是制约其持续减贫和共享发展成果的瓶颈。微观层面,贫困个体的教育、住房、交通、信息、发展机会等人类贫困问题相当严重;中观层面,片区内产业规模小、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竞争力弱、市场容量有限、市场化程度低、空间格局不经济;宏观层面,片区经济未能融入全球、全国甚至区域经济大循环,既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也没能在区域、全国分工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缺乏自生能力已经成为连片特困区区域贫困的根源。

连片特困区脱贫当然需要外部的援助,如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集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但更重要的是,在直接资助的同时,还须着眼于连片特困区长期的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如果说通过外部援助缓解连片特困区贫困局面是“治标”的话,那么,将外部援助有效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支撑条件、动力源泉和要素积累,让连片特困区域及其群体参与经济社会活动、融入经济大循环,才是针对其持久减贫的“治本”之策。

实施这个“治本”之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其中最具长远意义的是,助力片区发现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将其培育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还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造血”,为连片特困区培养出长期自我发展能力。

名词解释

连片特困区: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2007至2009年3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基本依据,考虑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国家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4省藏区、新疆南疆3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