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盛名之下如何突破“天花板”
——陕西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调研
本报记者 张 毅 杨开新
洛川苹果产量图
▲农业技术人员来到凤栖镇芦白村开展苹果果树冬季修枝培训指导,受到了果农的普遍欢迎。 杨开新摄
▼洛川苹果信息中心。
张 毅摄

汽车颠簸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透过车窗,路两旁连片的苹果园不断向后退去,望不见尽头。虽然采摘大忙已毕,果园枝叶凋零,可这些“摇钱树”在“中国苹果之乡”陕西省洛川县果农眼中仍是一片生机。作为苹果的最佳优生区,洛川60万亩耕地上种了50多万亩苹果,农民人均果园面积3.1亩,居全国之首;“洛川苹果”品牌价值逾30亿元。2012年洛川苹果产量达82.6万吨,总收入29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超过8000元。

无论从种植规模、务做技术、果实品质再到产业收入和品牌效应,洛川苹果囊括了多项全国第一,但似乎已触到了产业“天花板”,集中折射出中国果业转型升级的诸多矛盾和产业瓶颈。久负盛名的洛川苹果如何突破产业空间?记者通过蹲点调研走访,试图抽丝剥茧,一窥究竟。

明天苹果怎么种 老果农碰到新技术

强大的技术体系一直是洛川苹果的制胜法宝。

“剪大枝要狠,剪小枝要忍……”1月18日一大早,冬日的阳光下,洛川凤栖镇芦白村的村民围聚在路边的一个果园,听农业技术人员实地示范如何进行果树整形修剪。主讲人是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开发办公室主任屈军涛。作为县里最具权威的高级农艺师之一,屈军涛深感“如今的新技术推广比过去难多了”,“洛川的果农都是行家里手,论操作经验甚至比专家还强。要想让他们改变已经驾轻就熟的务做习惯,不容易”。

这是芦白村新年的第一场专业培训,也是洛川县“2-4-6”年度长效培训机制的一个缩影。该机制要求每年培训果农的强度要达到县里2次、乡镇4次、村里6次。之所以要举行这么多培训,与老果区遇到的转型期“烦恼”密不可分。首先是树龄老化,45万亩挂果园中,有28万亩是20年以上的老果园,产量不稳定、品质下降、病虫害多发;其次是品种老化;此外,果园精细化规范管理跟不上,全县3.74万户果农中能熟练掌握现代苹果生产新技术的不足30%。

强大的技术体系一直是洛川苹果的制胜法宝。洛川县有苹果生产技术办公室、苹果学院、果树研究所等专门机构,镇设苹果产业管理服务站;全县365个村村村都有县里派驻的专业技术人员。曾经闻名全国的“强拉枝、大改型”等苹果四大技术就诞生在这里。

但是,“成功后的洛川果农开始产生自满情绪了。”延安市苹果局副局长安金海坦言,“针对衰老果园的重茬栽培技术、果枝组精细化修剪、更新复壮技术以及针对青壮劳力锐减等困境推广的省力栽培技术体系等,都是当务之急。”

传统培训召集难,洛川县就把新技术推广的功夫下在“新技术示范园”上。凤栖镇车王村村民雷锁林说,“以前的果园树离得太近,人进去都得弯着腰,更别说机械了。虽然果子很多,可个头小,卖不上好价钱。”洛川在示范园通过推广间伐扩大行距。按照这个标准,雷锁林一亩果园要由56棵树减少为28棵。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是当他看到示范园果树间伐后的通风采光优势,雷锁林不再观望。经过两年的调理,他的果园产量迅速恢复,而且结出的苹果个头大、色泽好。“现在干活比以前轻松不少,挣得反倒更多,看来还是要相信科学”。

结构空间有多大 有机肥带来新惊喜

洛川实施“跳出苹果抓苹果,走果畜一体化发展道路”的结构调整战略。

60万亩耕地上种了50多万亩苹果,规模空间已达极限。洛川人把目光盯在了以绿色、有机为方向的产业结构空间上。《洛川苹果带皮吃》,这篇7年前刊发在《经济日报》上的田间采访记至今让很多陕西苹果专家记忆犹新,也印证着洛川苹果绿色、有机的产业追求。

但是,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再加之几十年果树不断吸收营养,土壤中酶和微生物消耗严重。

上世纪80年代,苹果园面积较小,还能通过施用农家肥缓解地力,但后来随着面积骤增,农家肥投入难以为继。“前些年,不少经销商和消费者陆续反映洛川苹果的口感有所下降,这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延安市苹果局副局长安金海介绍,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洛川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仅有0.94%,而一些果业发达国家却有约4%,差距明显。

经过多次调研论证,洛川提出了“跳出苹果抓苹果,走果畜一体化发展道路”的结构调整战略。

“发展有机苹果,有机肥是关键的关键。”洛川县畜牧局生猪发展办公室主任陈全虎说。2008年10月,洛川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百万头生猪产业大县建设工程,一批现代化种猪场、示范园区、养殖小区竞相涌现,被确定为陕西省百万头生猪示范县。以大企业为引领的生猪产业在苹果大县加速崛起。

在国家扶贫龙头企业——洛川金桥果畜公司,记者来到600头标准化扩繁场和万头育肥场。公司饲料添加剂表、消毒记录表、出栏登记表等各项材料详尽规范,这都是无公害生产的重要记录,确保猪健康无公害,猪粪和沼渣、沼液也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在离猪场不远的一户人家,男主人雷明说,“草肥一片,不如猪粪一线。以前缺农家肥,只能到外地去买羊粪。现在农家肥有了保障,成本降了不少。今年纯利润有10来万元。”

得益于肥猪满圈,到2012年,洛川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已经回升至1.2%。全县有机苹果种植面积突破3.7万亩,节日期间,一盒9只装的有机苹果可以卖到300元。生猪产业本身的发展也为地方经济循环发展带来另一重惊喜。2012年,洛川全县生猪年出栏量达97.3万头,农民养猪年产值达到25亿元,人均生猪纯收入为686元。“猪肥果红”,洛川单纯依赖苹果的产业结构正逐步得到优化。

果业经营谁当家合作社平台待升级

实现优果优价持续增收,抓好“合作社提升工程”是关键。

绿佳源合作社组织起240户社员,基地面积3900余亩,覆盖了周边的5个村。合作社理事长党刚良说,“今年行情偏低,但直径80毫米的苹果每斤收购价却达3.2元,比市场价高了约0.6元。靠什么?标准化有机种植和营销渠道。”社员党明喜今年通过合作社卖掉7万斤苹果,多收入约4万元,还不算由于合作社统购降下来的果袋等物资和统一施肥所节省下来的成本费用。

绿佳源合作社的经营优势源于党刚良的另一个身份——绿佳源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在县财政支持下,党刚良在北京等地开设品牌门店直销。店里除了卖苹果外,还销售陕北大枣等特产。记者见到党刚良时,他正忙着筹备成立专门的销售公司,“公司注册到西安,可吸引高层次营销人才,股东也不一定都是社员。”

大多数苹果合作社的日子并非都风光。据县农经站站长贾海军介绍,洛川果业大而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果农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弱,仍然存在组织规模小、经营能力弱、运作欠规范等问题。要实现优果优价持续增收,抓好“合作社提升工程”是关键。

缺劳力怎么办产业呼唤“果二代”

果农老龄化现象已经困扰洛川人多年。

三年前,洛川果业局做过一次调查,全县果农的平均年龄达到47岁。“现在已经突破50岁了”,果农老龄化现象已经困扰洛川人多年。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局长王建锋说,“采摘季节,人均日工资已经达到140元了,但还是缺劳力。”

随着城乡统筹的推进,“难题”已开始出现转机。洛川县从降低劳动强度入手,推广机械化和园艺化生产。“以前喷药就像消防水龙一样哗啦啦地往外喷,劳动强度大还浪费严重,又污染了土壤。而现代弥雾机操作起来很轻便,雾化效果非常好,吸收利用率比以前高多了。”屈军涛说。老庙镇杨武村村民郑庆云说,“现在我们用上了‘傻瓜技术’,旋耕机、割草机、注液机、采摘升降机等也在果园派上大用场,我儿子对务果没有那么抵触了。”“果二代”陈建军今年29岁,以前在西安搞汽车销售,一个月也就2000来块钱收入,扣除生活费所剩无几。两年前,他回乡务果,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能人。

洛川县就业局副局长王东林介绍,为了进一步吸引年轻人返乡扎根,近些年县里编写了《苹果产业化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在每个村培养出几名年轻技术骨干。但随着果业经营、生产和技术条件的改善,部分年轻人已开始回归。

市场波动谁主沉浮参与全球定价不是梦

最难的是及时准确掌握和分析全国苹果产量和需求。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供求信息不对称这个难题越发突出。

“说起苹果,很多人会想到亚当和夏娃,其次是牛顿,然后是乔布斯,而现在轮到洛川果农了。”洛川苹果博览馆讲解员信心满满。在产业规模、质量、技术和品牌稳居全国第一甚至国际前列的陕西洛川,谁敢断言这番话就是夸夸其谈?但是既然想与牛顿和乔布斯等齐名,洛川人又有什么杀手锏呢?

永乡乡冯家村的冯百红做苹果经纪人有20多年了,2012年经他手售出的苹果达180多万斤。他说,最难的是及时准确掌握和分析全国苹果产量和需求,市场价格时常大幅波动,果商每年像押宝一样经销,所产生的风险也很快会传导到果农和自己身上。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供求信息不对称这个传统的产业难题如今越发突出。

冯百红也在求新求变,他的办公室就是洛川县数字果业市场的一个信息采集发布点,配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设备。像这样的信息点现在洛川每个村都有,可及时采集和共享相关信息。不过这也仅限于全县的数据,对于致力打造“中国苹果之都”的洛川还远远不够。

“从过去的田间地头交易转为期货交易,这是苹果等中国大宗农产品实现价值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见证洛川苹果全程发展、如今又承担延安市洛川苹果产业园区建设重任的安金海告诉记者,要实现这一重大经营转型,“信息化是重中之重”。2011年10月,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落户洛川,包括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交易仓储、科技研发等十大功能区。而被洛川人寄予最大厚望的还是其中的交易信息中心。按洛川人的设想,这里“将成为中国乃至国际苹果的价格形成和价格发现中心”。届时,在这里通过电子和期货交易,苹果可以挂单销售和拍卖。

为此,洛川在种植、管理、选果和仓储交割体系等方面加速推进标准化建设,与其他农产品交易机构合作,用工业化手段来推进农产品产销,“目前,工行结算中心已经建成,第三方支付功能已见雏形,全国165个苹果县的基本信息已基本完成采集。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引领中国苹果业走向世界的‘航母’。即便有一天洛川一斤苹果也不产,也能通过这个产业链条赚到钱。”宏伟的愿景让安金海情绪激昂:“不过洛川最缺的还是国际化的专业运营机构和高端交易人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