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障性住房——
如何既住得上又住得好
□ 本报记者 刘 畅 张 忱

保障房建设是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

保障性住房如何让广大住房困难群众既能住得上,又能住得好?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

合理选址 完善配套

“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让不少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何健代表说,“同时,保障房的配套设施建设也一定要抓好。首先,要合理选址,尽可能选择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的区域;其次,要让入住群众享受到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

据介绍,四川省成都市去年针对保障对象的需求和保障房管理两个方面,摸索出“三进”模式,即公共服务、基层社区、社会组织进入保障房小区,以满足群众需求。

在全国两会开幕前,记者曾到“三进”模式的典型成都市皇经嘉苑小区进行采访,这里的小区管理俨然已经成为该市保障房的一个标杆。该小区共有廉租房200户、经适房1376户。小区里的棋牌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每天都对住户开放,“志愿者之家”的志愿者组成的义务护工经常开展公益活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州长廖飞——

倾注情感 传承文化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府为贫困农民提供的保障房,还考虑到了乡情和文化传承等因素,着实暖了大伙的心窝。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州长廖飞介绍说,在黔东南州榕江县,有303户农民从世代居住的大山搬到了县城,“农村父老乡亲一直居住在深山里,相对封闭,如果单门独户搬到县城来,情感和文化纽带会被割断。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一个村搬入一个小区,一个村民组搬进一栋楼,一个大家庭入住一个楼层,保持他们的情感纽带和文化生态。”廖飞代表说。

“农民住进保障房,政府要搭建渠道,开辟绿色通道。”廖飞代表分析道,在城里,可以通过建设公租房、廉租房解决住房难题;在农村,则要靠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这两项工作,负责的部门不同,工作对象和资金渠道也不同。只有整合部门运作,才能扫清统筹城乡住房保障的障碍。”

廖飞代表说,去年5月,贵州省实施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每个移民的贫困农户平均得到了4.5万元补贴,这笔补贴款足够他们在城里换一套保障房。

链接

2011年,我国开工建设了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2年年初,提出了保障房开工建设700万套以上的目标,在建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3000万套,基本建成1700万套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