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部城市合力打造新增长极
本报记者 魏劲松

2月24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市的负责人会聚武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武汉共识》,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通过区域发展,拓宽新型城镇化之路,努力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武汉等4个省会城市是中部城市群的支撑点,有共同基础,也有比较优势,其联动发展对促进区域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就经济总量而言,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区域近44万平方公里,包括40个市,人口约1.6亿。去年,湖北、湖南地区生产总值双双迈上两万亿元台阶,江西跨过万亿元大关,安徽达到1.7万亿元。同时,4省2位数的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增幅高3个至4个百分点。

从合作基础着眼,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地理交通、产业实力、人才资源、生态环境、辐射国内市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展望经济走势,我国沿江发展正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条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解析国家战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长江中游地区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它将承担“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增长极”的使命。“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去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长江中游城市群进入国家战略视野。

“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突破之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既是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棋眼”,也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可以促进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4个省会城市是中部城市群的支撑点,有共同基础,也有比较优势,其联动发展必然是相得益彰、实现共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也表示,《武汉共识》为湘鄂赣皖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环境友好、集约高效、特色鲜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奠定了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对接夯实了发展底盘。日前,湘鄂赣皖共同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合作意向书。示范区集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等运输方式为一体,覆盖武汉、长沙、合肥和南昌及其邻近39个中心城市,旨在打通高速公路“断头路”、消除长江“肠梗阻”、推进多种运输方式联运,建立便捷、经济、可靠、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产业支撑。湘鄂赣皖不约而同提出依托自身科教与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迅速壮大新兴产业。

打破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合理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4省会城市交通、科技、商务、卫生等11个部门分别签署框架协议,4省共同搭建起了生产要素互动融合的通道。

4省还将共同争取国家将4省会城市列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示范,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争取开展环境税、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试点;联合开展水生态修复、PM2.5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等城市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科研合作;加强“三江四湖”水环境和流域生态保护合作。

放眼展望,湘鄂赣皖4省将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新型城镇化国家级综合试验区,以期在新一轮改革和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