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协工商联21组讨论会——
浓浓“西部腔” 殷殷发展情
本报记者 牛 瑾

3月6日上午,北京万达铂尔曼酒店工商联21组政协委员讨论会现场,吸引了不少媒体。

9点整,小组讨论正式开始,全国政协委员、美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东明第一个“抢”到了话筒。“现在有个说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是‘1.0时代’,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2.0时代’,现在我们已经进入‘3.0时代’,这一时期,我国能否实现崛起,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中西部的发展还不均衡,但这却显示着发展机会。国家应该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增强西部地区的发展后劲。”冯东明委员说。

谈到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不少来自西部地区的委员打开了话匣子。

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其中,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化土地的面积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看来,这正是一种发展机会。“因为环境改善涉及可持续的维护、投入问题,单纯依靠政府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这样一来,经济发展速度快了,涉及西部地区的集中连片扶贫问题也就能得到有效解决。”王文彪委员的发言带着浓浓的“西部腔”。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喻顶成认为,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产业工人的水平却并没有跟上。“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通常没有产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纸上谈兵现象,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很难适应产业发展和转型需要。所以,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应该更好地与实际需求接轨。更为关键的是,要在中东西部地区实行有区别的区域性政策,让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喻顶成委员表示。又是浓浓的“西部腔”,都在为西部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