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蔡继明代表——
避免半城镇化现象
本报记者 林火灿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做客中国经济网。

记者:城镇化率偏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蔡继明:尽管我国城镇化率与52%的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但与高收入国家将近80%的城镇化水平相差甚远。进而言之,如果把我国进城务工的2.6亿农民工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没有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因素考虑进去,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大幅缩水。按照全国户籍人口测算,我国只有36%左右的真实的城市化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城镇化建设仍然大有可为。

记者:城镇化建设对于拉动内需的作用如何体现?

蔡继明:当前我国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依托城镇化建设拉动内需,使内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当中所占的比重、所发挥的作用得到进一步释放。而首要的是,要把更多精力用于解决人口的城镇化,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居民转变,使在城市里有稳定的非农业就业岗位的农民在城市中安居落户,避免形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半城镇化现象”。一些地方把城镇化一般理解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忽略了人口的城镇化;一些地方在城镇化中把政府主导理解为政府包办,纯粹依靠公共财政投资,忽视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