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将有力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全国经济增长重心区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不断拓展,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中西部一些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格局逐步得到扭转。二是对特殊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显著加大。不断健全对特殊地区的帮扶机制,制订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三是区域合作广度深度持续拓展。国内区域合作深入开展,在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产业结构的整体布局、跨区域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地区经济社会政策的相互协调等诸多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各类跨行政区的区域发展一体化步伐加快。
我们要看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前面临诸多机遇: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长期化趋势,扩大内需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取向,对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十分有利;二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势头强劲,将对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中西部地区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城镇化加速推进,将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拓展新的增长空间;四是经过多年发展,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国家也将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看到,当前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一是虽然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受已有发展基础影响,区域发展绝对差距仍在拉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东部地区还有差距。二是区域间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依然存在。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着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着力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为此,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要更加注重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和借鉴。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二要更加注重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要把加快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制订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制定实施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扩大扶贫资金投入规模,显著缩小与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的差距。一方面,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改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要加快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区域合作协调互动机制,是推进区域合作协调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互利共赢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在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完善税收、投资、金融、产业等政策,引导和鼓励国有、民营等各类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界限,创造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开放市场环境,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好的合作平台和要素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互助合作机制。开展地区间互助,先富帮后富。东部地区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发挥带动作用,帮助中西部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通过智力支持、共建园区、项目合作等方式,拓宽支援领域,创新支援形式,完善支援体系,进一步形成东中西携手共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更加注重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困难,不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立足各区域优势和特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取长补短,互利互惠,进一步提高合作的水平和实效,探索建立制度化、长效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