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内地对澳门供水达到0.85亿立方米
○供水定价根据澳门实际由中介机构折算,并参照香港体系
○斗门竹银水库的建成让珠澳两地告别了咸潮困扰
澳门境内没有河流和大型蓄水设施,淡水资源匮乏,98%的原水依靠珠海供应。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粤澳双方就开始了供水合作,至今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近年来,澳门经济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对澳门供水量上世纪六十年代仅为100多万立方米,而2012年全年对澳供水达到0.85亿立方米。澳门不断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得益于粤澳之间不断加强的供水合作和广东省珠海市对澳供水设施的不断完善。
竹仙洞水库对澳供水南系统等已于上世纪陆续建成。2007年,为保障供水安全,粤澳双方签署了《粤澳供水合作框架协议》。从此,双方在抵御咸潮、工程建设、工程投资、水价机制、水资源调配和保护、水环境治理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了交流与合作。2008年,根据《粤澳供水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双方供水合作专责小组又签署了《关于建造第三条供澳原水管的合作备忘录》,并于当年开工建设第三条供澳原水管。第三条供澳原水管的建成投运,使对澳供水能力从原来的20万立方米/日,提高至50万立方米/日。
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水保与供水科科长程远如告诉记者:“对澳门供水价格,根据澳门实际由中介机构折算,同时参照香港体系,体现资源价值。”
珠海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枯水季节,上游淡水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形成咸潮覆盖取水口,使得供水出现困难。2011年开始,总投资10亿元的斗门竹银水库的建成让珠澳两地告别了咸潮的困扰。
竹银水库总库容4333万立方米,工程设计供水保证率97%,工程总投资接近10亿元。澳门特区政府以预付4.5亿元人民币水费的方式,给予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支持,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也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竹银水源工程建成投运,可保证澳门2020年前的供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