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春走基层,我们见证社会变化

①本报记者钱箐旎(右)在河南省南阳机场采访。

②本报记者王信川(右一)在重庆市梁平县作农村合作医疗调查。

③本报记者周颖一(右一)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电业局采访。

④本报记者张虎(左一)在河北唐山丰南区采访环卫工人。

⑤本报记者黄俊毅(左)在吉林省蛟河市碾子沟村山头屯采访。

⑥本报记者乔文汇(左)在乌鲁木齐外贸小区采访。

⑦本报记者郭存举(右一)、王金虎(右二)在山东济宁采访农村供电情况。

⑧本报记者杨开新(右)在浙江余姚泗门镇工业园区牛肉拉面馆采访。

⑨除夕,本报记者吉蕾蕾(左三)在兴化市老圩乡敬老院与老人一起吃年夜饭。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王 晋

这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春节;

这是一个温暖而明媚的春天。

对经济日报的百余名记者来说,癸巳新春是一次新的征程。在欢乐祥和的节日,在万家团聚的时刻,我们的记者踏着积雪、冒着寒风,舍下了小家的团圆,放弃了难得的假期,踏上农民工专列、长途客运大巴,走进田野乡村,走进工厂矿区,走进港口码头,走进社区医院……

本报“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于1月26日启动,百余名记者奔赴一线,足迹遍及各省区市。在一个月时间里,我们为读者奉上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礼物——480多篇生动鲜活的稿件、120多幅图片,新闻的主角就是基层群众,故事的主题就是各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举措、新思路,用身边人、身边事讲述“新春故事”。

走下去,我们见证变化。我们的记者踏上高铁,跟随长途客运班车,与乘客一起跨省返乡,记录新速度、新举措带来的新变化。在农家的年货行囊里,在保障房的年夜饭餐桌上,在不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心中,从微观视角、百姓情怀出发书写的变化,折射着时代的变迁,传递了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温暖。

走下去,我们收获感动。在雪域高原,藏族老阿妈次松与记者一起迎来藏历新年,让记者感受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在少有人关注的广播室、调度室,记者发现了一群“没有春节和周末的概念,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的铁路人。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辛劳保障着节日的平安,我们把版面交给铁路职工、清洁工、公交司机、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等默默奉献的人,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走下去,我们锤炼品质。“新春走基层”活动已成为新闻战线的一个品牌。“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年轻记者更好地了解世情、国情、民情,老记者焕发采写激情,锤炼了品质,传承了精神,锻炼了队伍。在苗乡侗寨,在天山脚下,在苏北小镇,我们的记者带着真情、带着思考,虚心拜群众为师,与群众的情感纽带日益牢固。

从基层归来,我们满怀激情,收获颇丰。今天刊发的9位记者对新春走基层的感悟和体会展示了这次活动的丰硕成果。当前,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转作风、办实事,处处都有新气象、新面貌。我们将为读者奉上更多回应热点、文风清新的作品,从这个春天再出发,把火热实践作为报道的主题,把百姓作为报道的主角,真正做到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放歌!

追菜价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杜 芳

1月30日起,本报在头版刊发由我和同事徐胥完成的春节前夕追菜价系列报道。采访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记者要有“两脚带泥”、“厚着脸皮”的采访精神。

“追菜价”就是一次两脚带泥的采访,一路从田间地头追到菜贩车上,再跟踪到蔬菜批发市场,然后又追到社区菜市场,看着蔬菜进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在新发地的采访让我体会深刻。几乎每一个菜贩都告诉记者卖菜赔钱。为了解真实状况,我约好从河北固安前来的菜贩,从中午车驶进新发地开始盯,直到下午五六点最后两百斤菜卖完收车,每一笔支出以及每一笔进账,我都写下来,最后再和菜贩核对账目。尽管又冷又累地在新发地菜市场坚守了五六个小时,最后整理出的账目在稿件中只有百来字描述,但却保证了关键信息的客观准确。

稿件见报后,有读者打来电话,探讨报道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放下电话,自己也思考报道的不足,思考走基层发现的新问题。每当心里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我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回应。

享受高原每一天

本报记者 代 玲

作为一名西藏的驻地记者,我觉得深入基层采访就是我的使命。

在当雄县羊八井镇,寒风吹在脸上生疼,可是当地老百姓却无惧寒风以赛马的方式庆祝着他们的藏历新年。我去过海拔5500多米的有“世界之巅”之称的普玛江塘乡查布村两次,每一次回来都因为高原反应睡不着觉,可是我从来没有后悔去过,因为每一次去都能看到新的变化。

除夕之夜,也是藏历新年的“古突之夜”,我是在次松阿妈家过的。阿妈一家5口靠她的儿子、儿媳卖鞋赚取的微薄利润生活。可是当我们去她家过年时,次松阿妈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为了让我们能在天黑之前回到家,次松阿妈的儿子和儿媳下午五点半就关上了鞋店门,回到家为我们做“古突”。次松阿妈不停地给我们说他们家现在的生活虽然不富裕,可是她相信政策这么好,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很多人存在“等靠要”的想法,而次松阿妈却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像这样令人感动的事情每天都有,我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并用自己的笔把它记录下来。

脚底有泥出新闻

本报记者 谭 辛

1月30日,我和同事温宝臣乘坐1907次农民工专列从北京出发,当天晚上到达南昌,停留3个小时后,再由南昌原车返回北京。在采访过程中,我有3点感受。

第一,在找变化的过程中把老话题做出新意。在刚接到任务时,我就想新春走基层要有新意,就要找变化,通过小变化反映大主题。对农民工来说,从着装、行李、言谈举止看外在的变化;从使用手机、上网、K歌了解他们的生活变化……

第二,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脚底有泥出新闻”这句老话。这次采访任务比较紧,一开始我还比较焦虑。当采访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心里就踏实了,通过努力,打动了乘务员和农民工,配合我们的采访,就拿到了更多的素材。

第三,采访中,我摆脱依赖心理,自己下河抓“活鱼”,感觉就是不一样。以前我都是有老记者带队,而这一次我不再是采访组的配角,加上写稿、发稿时间比较紧,只能自己做好计划和组织。上车前,我不但查了列车的时刻表,把大站小站算好,便于采访,同时还大概看了一下所经过省市的情况,主要想实现提前设计的车内、车外变迁的话题,为上车后的采访做了充分的准备。

情感交流更重要

本报记者 董碧娟

1月29日一早,我与同事崔文苑就去广东客运站买了两张当天下午1点开往湖南郴州的大巴票。拿到票后,我们从候车厅、售票厅到安检槽,几乎把客运站跑了个遍,直到开车前的不到10分钟,我们才气喘吁吁地集合到大巴上。7个多小时的路途上,我们和乘客攀聊采访、拍照,汽车停靠服务区时,也是争分夺秒下车采访。晚上8点左右,到达终点站时,我们已是饥肠辘辘,累得连话都不想说。

在平时,采访专家学者更需要知识技巧,而跟老百姓交流则更需要情感交流。怎样才能让他们看出你的真诚,这需要不断地历练和积累。基层采访,并不仅仅是为了一篇稿子、一个报道,更是为了密切与基层群众的关系,克服长期以来的疏离。

我与同事在这次采访过程中,不仅有生活上的互相照顾,更有构思的磨合和借鉴。当完成稿件后,我们在办公室坐在一起,对着电脑逐字逐句互相校稿子、提建议。在这种畅快淋漓合作中,收获的是一份深入基层采访后沉甸甸的充实。

走进去 跳出来 贴得住

本报记者 佘惠敏

春节期间,我和同事完成了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新模式系列稿件。这套稿子,我的感想可概括成9个字:走进去,跳出来,贴得住。

先说走进去。在采访中,要真正走进农村,就需要有所取舍有所深入。在陕西,我先后采访了专家、学技术的农民、科技示范户、接受技术服务的龙头企业、白水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参与组织合作社的农民等。

再说跳出来。走基层应该往深里想,我采写的这个好跟别人的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背后有什么机制?以我们这次的主题为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新模式其实主要就是新在使用了市场这只手,建立了利益分配机制。

最后是贴得住。以题目的锤炼为例,最开始宁夏的题目是《带着农民干 领着农民赚》,陕西的是《把象牙塔建到泥巴地》,江苏的是《手把手 送技术 引领农民齐致富》,而最后定稿的题目分别是《宁夏农民持证上岗》、《陕西农民哈佛演讲》、《江苏农民超市学艺》,既贴近了农民的视角,又突出了各自特色,显然比最开始的题目要好得多。

是经历,更是发现

本报记者 孟 飞

今年春节,我是在甘肃兰州度过的。小年刚过,我去兰州榆中县和平村采访当地农民年货采购的情况。进了一户人家,户主火大哥是农村电影放映员,我们想看看他今年买了什么年货。火大哥一脸茫然,他介绍,附近镇子上,双日都有大集赶,时鲜物品一样不缺,没有人再提前储备年货了。

我们又跑了两家,情况也一样。我有点失望了,怕是采访任务完不成。但换个角度想,其实年货在人们生活中变淡了,正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确实是这样,现在经常说,年味变淡了,因为个人的娱乐活动多了,集体的传统仪式少了;年味淡了,因为物质生活更丰富了。这一多一少,让人多少有些惋惜,但这正是社会的进步。

在采访中,我经常给自己预设主题,在主题下我去见证春节如何喜庆,回家如何顺畅,收入如何增长,但实际情况往往出乎我的所料。观念的变化与社会进步总是形影不离。走基层,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看见和记录,更是要观察和发现那些游离于我“主题”之外的东西。那些观念的变化,那些潜藏在人们心中的渴望,才是真正的主题。

农村新风扑面来

本报记者 欧阳梦云

春节期间,我先后在河北的4个县采访,从柏乡县的优质小麦合作社,到内丘县的幸福乡村建设示范村,再到崇礼县的滑雪产业、宁晋县的工笔画村,采访中有些感受。

一是村子变干净了。我的采访对象——内丘县幸福乡村建设示范村的保洁员李全福,一大早就起来打扫鞭炮渣,他的一席话令记者肃然起敬:“农村垃圾袋、塑料包装袋太多了,既污染又浪费,记者给我们反映一下,国家限塑令要坚决执行。”

二是农村留守儿童令人心疼。在柏乡县西汪镇西汪村魏辰书家,4个留守儿童正在院子里帮爷爷扫雪。6岁的小倩倩瞪着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们,让记者心疼,西汪镇党委书记孙志勇眼睛湿润,他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孩子们天天能见到自己的爸妈。”

三是关于改进作风在地方上带来新变化。往年过春节,村里在外当官的,基本上都是公车接送,家属感觉倍有“面子”,今年假期,竟然没有发现一辆公车,与以往公车滥用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确实感觉新风扑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在这里也有新变化。

找准时代脉络

本报记者 常 理

1月29日,我踏上从北京开往沈阳北的K27次列车。这样的采访对我已经不再陌生,但每一次和采访对象交流,饱含深情地记录时代发展的点滴,仍旧给我很大触动。

这次新春走基层的采访收获很多。首先,到基层,除了把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更要有大的新闻观。对此把握得越准,写出来的稿件就越有说服力。这些鲜活的人物、事件看似简单,但反映的主题却涉及春节运输、高铁发展、社会风貌、行业人文等等。只有带着对国家、对行业发展的认识,来感知采访的人物,才能真正找准时代的脉络。

其次,带着问题和思考下基层。我乘坐K27次列车到达沈阳之后,换乘高铁去长春。我在出发之前,就作了一些思考:高铁与普通列车相比,除了快,其他优势在哪里?高铁的票好不好买、怎么买?什么样的旅客选择高铁?高铁对乘务员有哪些更高的要求?

最后,新闻记者既要力争成为专家,也要成为杂家,专和杂是不矛盾的。下基层采访不同于为一事一人的专题采访,而是要精于筛选、现场把握、临时采访、迅速成稿的一条龙作业。新闻的敏感性绝不是天生的,而是思考和积淀的产物。

感受基层悄然变化

本报记者 周 剑

除夕夜,我踏着积雪到江西景德镇市石岭廉租住房小区和首批搬进来的住户一起吃年夜饭。江兴和老人一句话让我很感慨——“我们都20多年没做年夜饭了啊!”原来没有住房的老江,每次年夜饭都是在亲戚家吃。他拉着记者的手说,保障性安居工程解决他家的住房难题后,他开始真正地在自己家中吃上了年夜饭。也是这次走基层,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景德镇这样一个中心城区只有15万户的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房子已经盖了3万套。放大到全国来看,又该有多少个家庭通过这个政策圆了“安居梦”。

农历正月初一,我和景德镇市6路公交车司机王玲华夫妇一起出车。记者在家乡时也是这趟公交的常客,知悉该路公交管理上也曾遇到一些问题:由于工资低,出现过请不到司机的情况,这可苦了住在郊区的居民,有时等一趟车要40分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公交公司去年已经给司机每月增加了500元左右的工资,并且管理也更人性化。

这次采访,记者看到基层的方方面面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都使我对基层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也因此感觉自己正在由一名新闻“新兵”逐渐进入记者的角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