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在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文化园,刚刚过了把演员瘾的北京游客赵智勇激动地告诉记者,“穿灰军装,扛长步枪,打游击战,睡老土炕,平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情景,来武乡真实感受了一番。这种参与互动体验式旅游真好”。随着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来革命老区武乡旅游的游客逐年递增。201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21万人次,同比增长33.3%;门票收入1720万元,同比增长170%;旅游综合收入达18亿元,同比增长36.6%。
武乡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产业一直是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山区农业县,为何要大力发展“投资大、见效慢”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县委书记周涛的话一语破的,“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是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之路。通过黑色转绿色、地下转地上,力争率先在全省走出一条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按照“文化兴县、旅游兴业、三产富民”思路,武乡县以打造全国参与互动体验式革命传统教育新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先后投资近6亿元,实施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太行山》实景剧等“两园一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全国首创的互动体验式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他们坚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挖掘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带动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让老区百姓走上增收致富路。
65岁的任成堂是丰州镇胡家垴村人。两年前,他和老伴儿进入《太行山》实景剧组当上了群众演员,老任扮演一位羊倌。说起自己和他的30只“羊演员”,老任感触颇深,“以前在村里种庄稼,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辛苦一年只能挣到几千元钱。自从参加了实景演出,每晚我和老伴儿赶羊出演2个小时就能挣到160元,一年演出200多天,就是3万多元的收入”。像他一样,仅《太行山》实景演出就让附近9个村庄的近700名农民吃上了红色文化旅游饭。据统计,“两园一剧”共增加就业岗位1500多个。
近几年,随着红色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老区许多农民抓住商机,在种田之余纷纷办起了“农家乐”。丰州镇下关村“老字号”的老板张润明告诉记者,“县里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俺家的收入也是节节高升,一年下来纯利润就有20多万呢”!据该县旅游中心主任王虎威介绍说,目前全县共发展农家乐200余户,解决剩余劳动力1200多人就业,综合收入达1000万元。
随着旅游业一路飘红,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太行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开发销售旅游纪念品为主的公司,在武乡设有两家店面。该公司开发的红色纪念品共有180多种,其中有朱德总司令当年在王家峪总部种下的红星杨树枝、砖壁村民缝制的布老虎和监漳西川村民做的八路军泥人等等,具有浓郁的老区地方特色。店员告诉记者,该店从今年6月份开业至今,营业额已达10万元。
“我们正在建设八路军总部集聚区、游击战体验区和烈士陵园,通过打一套‘八路军文化’组合拳,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力争到201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解决就业3万多人。”谈及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周涛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