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老铁路”的最后一次春运
本报记者 齐 慧

一缕阳光照射在南昌铁路局南昌客技站。8号股道的尽头,虞有胜像往常一样,在确认作业防护信号正常后挂上检修作业牌,开始工作。

“叮当、叮当当……”老虞麻利地敲击着车辆走行部的弹簧、轮对和螺栓,检点锤落下的瞬间,总能发出金属碰撞清脆的响声,在左手举起的电筒强光照射下,他环视车底。弯腰、俯身、侧听……动作显得娴熟而连贯,显然一名“老铁路”。

今年59岁的老虞,是南昌车辆段南昌库检3组的工长。他所在的班组负责南昌站始发“绿皮车”的出入库检修工作。“今年是他最后一个春运了。”工友们都说,老虞工作38个年头,检修过的“绿皮车”总长度,相当于南昌铁路局线路总里程的数倍,他不仅技术全面,责任心强,对待“绿皮车”就像是呵护自己孩子。

“随着铁路客车装备的提升,‘绿皮车’越来越少。”车间主任李春其说,只有春运期间“绿皮车”才会“返岗”。这段日子里,虽然工作变得更忙了,但那也是老虞一年中最快活的时光。

“一趟车下来,检车员要弯腰300多回、敲击5000余次。每天围着车厢、在车里车外要走上十几公里的路。”刚从车底钻出来的老虞,擦了把额头的汗珠又爬上了车,查看锅炉设备。

考虑到老虞年纪较大,而“绿皮车”作业强度大,组织上曾考虑将他调至别的班组,但他坚决不同意。老虞说:“干了一辈子检车工,‘绿皮车’就是我的‘老伙计’,一天不见,心里就闷得慌。”

“刚工作时,车厢里还是白炽灯、木质座椅,后来逐渐普及了日光灯,座位也有改变……”谈起“绿皮车”的点滴变迁,老虞如数家珍。

但是谈及退休后的打算,老虞有些不舍地说:“就算不在工作岗位了,但我仍会把我的‘老伙计’珍藏在心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