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也从无到有——
医改三年成果丰硕 为何看病仍然“犯难”
本报记者 吴佳佳

刚刚结束的2012年,持续推进的医改在多个层面收获红利。1000多个县级公立医院试点取消以药补医、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国74.6%的村卫生室、20种重大疾病实际报销比达到66%……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医改增添了动力。

医改成果举世公认

“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民生领域最热门的问题之一。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为期3年的医改重点实施方案。3年间,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从无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束几十年“以药补医”的历史……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完成。

医改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从一组组数字中可见一斑。2009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与2008年同口径支出基数相比,3年新增投入12409亿元,比既定的8500亿元增加了3909亿元。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至34.77%,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许多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都对我国医改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

“我们用全世界3%的卫生总费用,基本解决了13亿人即占全世界20%以上人口的基本健康和病有所医问题。”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说。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岚说:“新医改正在重构政府与市场在医疗领域的作用,推进了民众健康权保障的制度化。”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则刊文指出,“中国医改正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将医保网与中国的13亿居民连接起来”。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也认为,“虽然各国的卫生体系都在变革,但是中国医改的步伐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

差异性感受从何而来

医改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四川省中江县太安镇保安村的15岁少年蒋浩,3年前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总费用超过11万元。“新农合报销了8万多元,民政救助又给了1万多元。”小蒋浩的父亲蒋雄军说,“如果没有国家撑着,这个家早就垮了!”不少群众也向记者反映,现在新农合不仅保障的费用高,病种覆盖范围也很多。

但是,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我仍然觉得看病难。”从辽宁鞍山来到北京求医的张先琴说。2月1日晚6点,记者在协和医院挂号处见到她时,她正和家人拿着折叠椅和被褥在挂号大厅的门前“安营扎寨”。“我们要挂的专家每周只出诊一天,每次放10个号,如果明天排不上,就只能等下周了。”她说,为了让患上血液病的女儿能尽快看上病,自己和家人通宵轮流排队,“没有想到连挂个号都这么难!”

与张先琴不同,困扰董舒的问题是看病费用太高。前年董舒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医生建议尽快实施心脏换瓣手术。但是,心脏换瓣各种费用算下来要10多万元,其中能走医保的部分实在有限。董舒每月的收入不到3000元,妻子在超市做临时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因为难以负担手术费用,董舒到现在仍然没有做手术,这两年一直避免做剧烈运动,否则便呼吸困难。

丰满鲜活的权威数据表明了政府在医疗改革方面的决心和取得的进展。然而,民众反映的感受也是事实。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看医改3年,我们首先要回到这次改革的原点。”饶克勤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长期徘徊在4%左右,其中居民个人支出比重从1980年的20%攀升到2000年的60%左右。“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一个个顺口溜,是新一轮医改之前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真实写照。

群众对改革的评价之所以存在差异,是由于不同群体在医改中的获益程度不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介绍说,医改的重心在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重点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基层百姓能够切实感受到药价下降、报销增多,但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则感受不深,这是因为县级以上的公立医院的改革在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展。

医疗卫生制度需分阶段建立

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认为,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整体服务能力不高、资源结构和配置不合理等。王羽说,随着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看病就医呈现“井喷式”爆发,2011年全国诊疗人次为62.71亿次。但目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又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的中心城市,医疗资源有限和大量集中而来的患者造成的供需矛盾,造成了如今大医院“一号难求”的境况。

同时,部分地区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后,医疗服务价格的提升的确增加了少数特定人群的经济负担。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马伟杭曾对当地医院收诊患者的医疗负担问题进行过一个调研,公立医院改革后,绍兴县无医保流动人员的住院费用平均增加了5%至10%。“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医院从卖药变成卖服务,医生不再乱开药,患者少吃冤枉药。改革后,患者总体医药负担不增加,但结构更优化,能够保障医疗保障可持续、医院发展有后劲。”马伟杭说。

此外,评价医改的成效,还要了解医改的阶段性特点。全民覆盖的医疗卫生制度需分阶段建立。李玲的研究团队提出,中国医改应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基本筹资保障的全民覆盖,恢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第二阶段是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内容和报销比例,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质量;第三阶段整合医疗卫生筹资和服务,有效控制医疗卫生费用,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宏观效率。过去3年的医改,基本上对应了第一阶段。因此,我们对于改革的阶段推进,需要持理性、耐心的态度。毕竟,医改不是“速效针”,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只会事与愿违。

李玲认为,“我们应该从3年医改中看到信心,中国式医改解决世界难题的路径是走得通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