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钢
本报记者 王信川

目前,涉农补贴政策在执行中存在项目多、范围广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支农效果。当务之急是要统一补贴依据,整合各项资金,简化补贴方式,强化监督水平,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记者:我国在2002年启动财政涉农补贴试点,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朱钢:首先是为了增加农产品供给。当时农产品明显供给不足,实施财政涉农补贴政策以及取消农业税等,对于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具有较大作用。

其次,这也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尽管农业单产提高很快,农产品价格也有一定幅度上涨,但同非农业收入增幅相比,种地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给予一定的种地补贴,相当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记者:目前来看,财政涉农补贴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朱钢:财政涉农粮食补贴政策作为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工具之一,其短期目标是弥补和增加农民收入,长期目标是调节和稳定粮食产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10年来的情况看,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上新台阶,农民收入实现连续多年较快增长,这与财政涉农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密不可分。

记者:根据您的调查研究,涉农补贴政策在执行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朱钢:主要是涉农补贴存在项目多、范围广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支农效果。目前在有些地区,涉农补贴项目多达30多项,这些项目补助到每家每户,补贴对象过细,补贴标准一般都较低。这在当前生产资料涨幅太大的情况下,各项补贴的激励效应有所削弱。

补贴方式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一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按土地面积进行补贴,没有考虑到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总量变化的事实,这会影响种地农民的积极性。

另外,国家实行的是良种补贴,但一些地方并没有强调是否为“良种”,而是以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种植种类进行补贴,这与国家推广“良种”的初衷也有些违背。

记者:如何建立一个适应“三农”发展实际、高效可持续的财政涉农补贴体系?

朱钢:总体来看,财政涉农补贴模式还应与时俱进,根据各地出现的一些新情况适时调整。当务之急是要统一补贴依据,整合各项资金,简化补贴方式,强化监督水平,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具体来说,对属于稳定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类的补贴项目,可在总额不变或适当增加的前提下进行整合,从而有利于粮食生产品质提高和产量增长。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科学的惠农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集中管理,再将资金集中统一打入农户专用账户。另外,要强化监督检查,对发放的补贴资金要跟踪问效,提高惠农政策实施效果。

记者:去年以来,各地经济发展以及财政收入增幅均有所放缓,这会不会导致涉农补贴资金“缩水”?

朱钢:有理由相信,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仍会稳步增长。一方面,我们财政基数已经相当大,增速减缓不会带来太大影响;另一方面,有关政策已经相当明确,财政支出要向“三农”倾斜,涉农补贴要在保持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物价变化相应调整,因此今年财政涉农补贴仍会保持一定增幅。这也奠定了粮食进一步增产、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