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田里的养蟹能手
本报记者 周 琳

冬日的苏北农村寒气逼人,记者走进江苏省邳州市新河镇栗沟村农民王庆洲的稻田养殖基地时,老王正在收完的稻田内整理土地。从田埂边的果树间隙,俯视镶嵌在稻田内的一个个长方形的银色池塘,就像看到银盘里散落的明珠。

王庆洲今年55岁,他家有多个塘口,养殖面积超过50亩,每年仅卖蟹和稻谷的收入就达数十万元。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新河镇有200多农户从事稻田养蟹,面积近万亩。

老王的稻田养蟹路走得并不平坦。最初他承包了60亩低洼地,每年只能种单季水稻,生产效益低。放着大好的土地,老王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老王决定采用稻田养蟹技术,将低洼地改造成稻田养殖工程50亩,按照稻田养蟹的标准来进行排灌水施工,四周设置防逃设施,以保证养殖成功。

稻田里养蟹,在苏北还比较新鲜,老王“先吃螃蟹”的尝试并不顺利。开始时,他栽植水稻50亩,放养五期幼蟹4万余只。在水稻管理上合理施肥、化除、治虫治病、长势较好,到收获季节,水稻产值达6.7万元,但养肥了的河蟹在几夜之间都不见了踪影。经仔细分析和检查现场,老王发现,由于稻田养殖工程四周埂堰没有夯实,大部分河蟹顺微流水孔从埂堰中逃跑了。这次失败让老王急得几夜都没有合眼。

可倔强的老王就是不信邪,他偏要坚持养下去。通过与新河镇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的沟通,老王分析出失败原因,夯实了埂堰,认真排查每一个进排水孔,消除河蟹逃走的隐患。

这一回,老王又种了水稻50亩,放养五期幼蟹4.8万只。在老王的精心管理下,稻蟹都喜获丰收,水稻亩产560公斤,河蟹平均亩产28公斤,收获水稻2.8万公斤,收获河蟹1400公斤,总产值15.12万元,平均亩效益达2200元。

“稻田里种养大闸蟹,既带动了农民走上致富路,又确保了粮食生产,像王庆洲这样的稻田养蟹能手值得赞扬。”邳州市农委主任吴伟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