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际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 强力宽松 效果存疑
本报驻东京记者 鲍显铭

日本自民党政府自去年12月选举胜出后,在经济金融政策上一直表现出强势,把摆脱通缩和日元升值当成“最优先的政策课题”。为实现选举时承诺的“名义GDP增长3%的战略目标”,日本新政府拟采取“激进的金融宽松政策、灵活的财政税收政策和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

新年伊始,安倍晋三内阁就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了民主党执政时被取消的日本经济再生本部,负责统筹协调日本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政府各部门。同时重新启动了被冻结3年多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机制。

内阁施高压

安倍晋三内阁认为,要摆脱长期通缩的局面,日本央行必须采取更加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为此,多管齐下对日本央行施压

长期以来,日本央行一直采取较为谨慎的传统做法,将通胀目标指数大致掌控在1%左右。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央行多次采取了量化宽松措施。仅在去年9月至12月的4个月里,日本央行就曾先后3次升级货币宽松,使央行购买国债等金融资产的基金总额增至101万亿日元。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通货紧缩和日元持续升值的局面始终未能打破。

安倍晋三内阁认为,要摆脱长期通缩的局面,日本央行必须采取更加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为此,多管齐下对日本央行施压。一是同央行行长白川方明举行会谈,明确要求央行把目前的通胀目标从1%提高到2%,并确定为具有约束力的货币政策。二是明确表示政府愿意与央行缔结《政策协定》(暂称),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央行之间的协调关系。三是明确提出修改《日本银行法》的意向,加入“若央行未能实现《政策协定》确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央行行长就应被解职”等内容。四是鉴于现任行长到今年4月8日任期届满,明确提出新行长人选必须支持货币宽松政策,要与政府的政策思路保持一致,否则不予考虑。五是在政府《紧急经济对策》中写入了“加强政府和央行间的合作机制,使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要求。

在安倍内阁的巨大压力下,日本央行方面不得不对自身立场作出调整。1月22日,日本央行决定,接受把通胀目标调高至2%的方案,并自2014年起实施每月定期购入资产的“无限期”货币宽松措施。

日元贬值快

安倍内阁坚决摆脱通货紧缩的姿态,促使海外投资人士抛售日元,预计日元走低的基调将会持续

安倍内阁金融宽松政策的效应已开始显现,市场也一扫长期的低迷不振状态,呈现出所谓股价上涨、日元贬值的“安倍行情”。目前市场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日本的股市上扬局面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日经平均指数将会在高位盘整,今年3月底之前有望攀升至11000点。

从后市看,随着日本央行现任行长白川方明和多位副行长的任期结束,日本新政府将更有机会选择能够彻底贯彻安倍倡议的无上限宽松计划,以便让日元贬值,终结长达15年的通缩局面。市场人士认为,在日本央行不断放水的情况下,日元走低将成为长期趋势。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政府纵容本币大幅贬值,将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紊乱。其强力宽松、压低利率的措施已引起全球范围内对流动性加大的担忧。与日本出口商品结构重合度较高的韩国,就对日元走向表示不安。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警告说,如果日元汇率大幅下跌冲击到韩国出口和实体经济,韩国央行将采取干预措施。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乌留卡耶夫也表示,日本新政府的金融政策非常具有保护主义色彩,日元急剧贬值可能成为新一轮“货币战争”的导火索。

宽松难治本

安倍内阁目前的做法已引起一些金融界和市场人士的担心。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认为,不能只靠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对抗通缩

有日本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宽松政策无法根治日本经济深层次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推行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及扎扎实实的增长战略。

还有市场人士指出,为摆脱经济困境不断对央行施压放松银根,未必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相反,这些措施有可能导致日本国债信用大幅下降。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之际,一旦超大规模的长期国债利率快速上升,“日本版债务危机”就可能不期而至,这将给日本经济带来灭顶之灾。三井住友银行分析人士称,虽然美国“财政悬崖”危机暂告缓解,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因此很难认为日元对美元会一直保持贬值的势头。

一些国际专业人士也指出,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不是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需要通过财税改革、结构性改革来化解危机。从短期看,量化宽松措施在降低金融市场风险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却在递减。从中长期看,它会产生多种副作用,过度释放的流动性可能会造成下一轮泡沫和危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