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任务,指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年来,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等。

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化,社会流动性、开放性大为增强;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主法治进程加快,人们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趋于激烈;三是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四是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继续增多,流动人口、老龄人口和特殊人群不断扩大,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社会管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原有的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的许多方面难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要求,必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的位置。

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变革的速度越快,对于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管理能力就要求越高。但问题常常在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体制、机制、公信力以及能力并不会自动地相应发生积极变化。如果不能主动地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的创新,大力提高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就会发生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现实要求的严重脱节,甚至大范围出现管理失效现象。特别是当传统的管理机制效力剧减,新的管理机制和方法未成型时,更会显出社会管理的困境,因而更加凸显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作用。

面对新形势,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大社会领域改革力度,从制度安排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化解消极因素,为国家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总体来看,要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社会管理改革目标,需要做到从明确目标到各环节协同推进,系统有序地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中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并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重点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要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

二是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就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做好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诸如教育、医疗、就业等重大现实问题。在经济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公共服务,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三是以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法创新,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制度建设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要重视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的可行性,从实际出发,采取务实有效的手段解决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加强社会管理必须推进社会协调和公众参与,就需要不断创新相应的制度管理,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保障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进程中来。同时,还要着眼于社会管理建设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客观特点,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制度建设,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还应重视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制度设计和建设上兼顾当前和未来,体现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特点。要通过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制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保障社会管理实践具备更丰富的科学内涵。

与此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还必须推动相关理论创新,加强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如,如何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如何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如何夯实基层基础,使绝大多数矛盾和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如何建立健全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实现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安全发展;如何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源头上、根本上改进社会管理;等等。

(执笔:尚虎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