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产品过度投机风险 不容忽视
杨开新

前一段时间,对于中国大豆产销企业和种植户而言,在收获的季节里感受到的却是豆价下跌带来的寒意。

今年4月,美国农业部预测本年度该国大豆种植面积将降至近5年来最低水平,此后又以遭遇严重干旱为由,接连调低美国大豆产量。美国是国际主要大豆出口国,此类表态使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大豆市场将供应紧张,国际大豆期货价格一路上扬超过30%。作为主要的大豆消费国,中国不少企业在价格高企时大量买进大豆。

但随着收获季节的到来,美国农业部口风突变,认为大豆实际生长、收获情况良好,在10月和11月连续上调单产预测。这大大减轻了市场对供给的担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豆类期价全线下跌。与9月份的高点相比,目前国际豆价跌幅超过20%。受此影响,中国相关企业付出了惨痛代价。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在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投机者和市场分析机构的反复炒作下,国际大豆期价前期翻着跟斗往上涨,后来打着滚往下跌。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农产品过山车式波动的最新案例,但确有发人深思之处。

需要认识到,农产品过度投机所产生的风险不容忽视,有关操作手段并不能保证稳赚不赔。我国缺乏独立权威的境外农业资讯平台,再加之一些市场投机者和分析机构故意扭曲真实消息,持续渲染、放大负面信息,释放出豆价将持续高企的错误信号。比如,7月份美国农业部虽将今年大豆预测产量由增产调为减产,引起市场普遍关注,但当时也仅预测比上年度小幅减产0.2%。我国企业难以及时准确了解大洋彼岸的大豆长势,由此误判走势,盲目跟进。在大豆价格处于高位时,国内企业大量购买,将国外的交易风险传导到国内大豆种植户身上,直到豆价暴跌后才惊呼被美国农业部“忽悠”了。

对于大宗商品交易而言,尤其要密切关注各种信息,审慎作出交易决定。此前,大豆期价暴涨,固然有自然灾害、市场炒作等外部因素,但有关企业盲目跟风极不明智。

涉农产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信息,并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制定行业风险预警机制,宏观指导市场走势。农作物产销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承受能力,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业内人士透露,自豆价下跌以来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一路下滑,到目前每吨亏损已超过700元。如果这种价格倒挂长期维持,企业要么降低产量减少供应,要么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都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对此,涉农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入专业保险机构,确定风险防范指标,运用套期保值等手段稳健操作,最大限度地稀释自身所承担的风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