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则立 算则胜
□ 郑明桥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出口和进口并重”,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制造、国际服务,进军国际跨国公司的指导思想,相信今后一段时期,依托“两个市场”,中国更多有志向、有实力的企业,会以更快步伐、更大规模,走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领域,加盟国际经济的循环与发展。

这一进程中,有种种机遇,也必然会遇到新的更复杂的挑战。从以往的情形,以及全球经济不振,部分国家“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碰到的官司不会少,只会多。

武钢7年7战7胜,无论是应诉“反倾销”,还是主诉倾销,皆无败绩,为中国企业应对国际官司提供了借鉴。

风和日丽,武钢盯住“暴风骤雨何时来”。事先建立数据模型,用以预警,为一旦官司压头,情况急迫,赢得了从容判断、选择和应对的时间。武钢与贸易对象及所在国,建立了多层面的对话机制,实时掌握相关重要信息。知己知彼,避免乱战。

所谓“事预则立,战算则胜”,武钢赢得一桩桩案件,绝非侥幸,其风险意识,风险准备,机制化的风险预案,起到了很大作用。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需要“智”,同样需要“勇”,就是不怵挑战,不惧应战,无论应诉,还是主诉,无论“单打独斗”,还是代表中国全行业的利益披挂上阵,都能“勇”字当先,以理服人,依法而行。

如果没有这种“勇”的心态,“智”又有何用呢。

应诉国际官司,终归是少打为妙,不打最好,武钢不断提升“双高”产品的出口占比,不断攻略差异化竞争,缩减“倾销”之嫌的概率,这也许是应对官司的根本之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