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必须着力提升城镇化的质量,调整优化城乡和区域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作为“四化”重要内容,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城镇化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发展到目前的6.9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史无前例,世所罕见,既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城镇化还可以有力拉动投资需求。专家分析,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0万元,每年增加1000万城市人口,就需要1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加上需要增加的公共服务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增长,这个潜力非常可观。另外,城镇化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表明,当一国的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推进城镇化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和就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即使是制造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也离不开城镇化。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

这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特别是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明显滞后,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一些地区城镇结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区域很拥挤,部分区域人口密度又很低,基础设施也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一些城市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劳动就业不充分,等等。要认识到,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必须着力提升城镇化的质量,调整优化城乡和区域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确定推进城镇化的方向和路径。一方面,要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推进城镇化,必须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要科学编制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强对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深化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抓紧制定管长远、管全局的国家层面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要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人口发展规划等相衔接,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城乡统筹,兼顾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城镇长远发展方向、空间战略布局、长期发展目标,形成可考核的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功能完善,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应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的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延伸;创新管理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优化城镇生态环境。

第二,大胆探索,破除体制尤其是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只有不断推进土地、户籍、财税、行政管理等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为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比如,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通过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要按照“公平公正、分类推进、统筹规划、稳妥有序”的原则,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户籍和居住证并行、补充衔接的人口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以居住地为依据的人口登记制度,最终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比如,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着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工均等享受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探索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与居住年限挂钩的机制,逐步扩大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的范围;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帮助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看病、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再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促进土地资源节约使用和优化配置。此外,还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步伐。基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实,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执笔:周丽雯 黄 英 姚顺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