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山西省孝义市兑镇镇圪卓头村,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家庭式敬老院,在3年多的时间里,担负起了30余位高龄老人的照料重任。
吃了没吃过的苦,但我永远不会放弃。只要老人们需要我,我就一直坚持下去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到老家——山西省孝义市兑镇镇圪卓头村。当看到村里及周边地区有很多老人因儿女在外工作而无法得到很好的赡养,热心肠的妈妈就想,能不能利用自己时间上的空闲和勤劳的双手去帮助这些老人,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
当妈妈讲出她的想法,我立刻表示赞成。说干就干,我和妈妈马上把自家的空闲院子打扫出来,改造成了一个家庭式敬老院。我们村紧挨着公路,附近还有个比较大的矿区——水峪矿区,算是地处“繁华地带”,周边人多,我家也好找。因此,在印发了不少宣传单后,我就接到了咨询电话,也有一些老人亲自上门来看。
由于条件有限,一开始,我们只接收了两位老人。
我当时才23岁,没吃过什么苦,更没有想到照顾老人是那么辛苦的事情。那时,我每天凌晨4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掏炉灰。我拿着一把大铁锹,从炉膛里掏出一铲炉灰,出院门,下斜坡,再走上500多米,倒到垃圾堆上,然后从旁边铲上一铲碎煤,爬上斜坡,走回院子,每个清早都得来回十几趟。掏完炉灰、挑完煤、扫完院子,1个小时就过去了。
大约5点,老人们醒来、准备起床了。这时我得把老人们的尿盆逐个倒掉、刷干净,把房间收拾妥当,还得赶紧跑到厨房,准备生火、做饭、服侍老人们吃早饭。然后就是买菜。当自行车后座绑好的筐子里装满了蔬菜和日用品,有时候车梁上还得放一袋子面粉的时候,别说骑了,推着车子爬坡我都得咬紧牙关。
老人的事无小事,时时需人陪护。上了岁数,睡眠少,中午吃完饭,我就陪着他们到村子里溜达。到了空地处,两位老人和村里其他老人家一起闲聊、晒太阳,我就赶紧铺开随身带着的床单,就地一躺,眯一会儿;睁开眼睛看看,如果他们没什么需要,我就再眯一会儿。
“老小孩”这个词说得真没错。我照顾的第一位老人是82岁的王爱珠奶奶。王奶奶就像是个小孩,经常撒娇、挑剔,有时也会胡闹一下。就说吃饭吧,山西人都爱吃面食,可当我下了很大功夫做好第一顿饭端到她面前时,她却一口都不吃。老人家脾气很大,不能拗着,我只好每顿饭前都询问她的意见,有时候还得现学现做,直到她满意为止。当时一共照顾了两位老人,每顿饭都得做两锅。
就这样,上紧发条干了三四个月,我足足瘦了30斤。这时已临近冬天,天气越来越寒冷。为了让老人能过个暖和的冬天,我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花五六万元给老院子加装暖气设备,要么去别处租一个暖和的新房子。
无论哪个选择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几个月以来,我天天过着比打仗还紧张、还累、完全没有自由时间的日子,真有点儿支持不住了。
眼看着敬老院一天天地改换新颜,我特别激动。我希望这个敬老院能够照顾更多的爷爷奶奶,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看着朝夕相处的老人们,我的倔劲又上来了。我暗下决心,再难也要把敬老院办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一处合适的出租房。那是一套带有地暖、有3个大卧室的单元房。空间大了,能够布置更多床位。得知这个消息,马上有许多老人表示要来。最终,满员入住了8位老人。
听到其他老人遗憾的话语,我十分难过。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继续扩大敬老院的规模,让更多老人能够老有所养。
以当时的情况看,扩大规模只能是我一个美好愿望而已。我个人远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虽然每位老人每月都会缴纳五六百元的费用,但是面对家具采购、房租、伙食费、取暖费、厨师的工资等开销,这些费用远远不够。
为了筹措敬老院所需资金,我甚至做过一些小买卖,希望能够赚些钱补贴敬老院,但都以失败告终。开办敬老院以来,家人已经给我垫资10万元左右。
一边是巨大的资金缺口,一边是许多需要照顾的老人。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当时的兑镇镇党委书记张由泉帮助了我。在他的协调下,我的敬老院搬到了现在的地方。
这是一栋带一个小院子的3层小楼,共有20多个类似于标准间的房间。每个屋里都配备了电视机等设备,楼里还有一间专门的健身室。这个场地是镇政府免费提供的,其他费用由我负担。
老人最怕冷,冬天的房间一定要烧得暖暖的,不能心疼煤。饮食也一定得注意,要保证营养、注意搭配,饭菜上绝对不能省钱。想要让老人生活得舒服,资金的缺口依然很大。此外,敬老院现在面临的第二大难题,就是缺乏具有专业技能的护理人才,寻找愿意来从事敬老院管理的年轻人十分困难。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难题,但是我绝不会放弃。敬老院曾经住过一位患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老人王春花,我每天都会手拉着手带她在院子里散步,陪她说话。老人生病了,我整夜守在床前看护输液,帮老人翻身、上厕所、擦洗身体等。后来她对我说,就算亲孙女也不过如此啊,敬老院真是比家里还好!
每每想到老人们对我的信任和依赖,想到他们的无助,我就没有退缩的理由。只要老人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行孝仗义”的孝义市正尽力让全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著名的“郑兴割股奉母”的故事就发生在孝义。据说,正是因为这个孝子的义举,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将原来的永安县更名为孝义县。如今,孝义市的养老工作走在山西省前列,力争让全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为了办好敬老院,我专门考察过孝义市养老服务业的情况。目前,孝义市6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5.6万人,占到全市人口的12%左右。全市共有敬老院12所、床位550张、管理及服务人员80人。其中,由于有财政资金全额或部分支持,市敬老院、光荣院、中阳楼敬老院、大孝堡乡敬老院等敬老院的条件都非常好,所有房间都配有电视、电话、写字台、饮水设备等基本设施,院内还设有活动室、阅读室、医疗室、棋牌室、厨房、餐厅等。入住这些敬老院的以“五保”老人为主。
还有一批经济实力强的村子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其中,上吐京村建成了一座很好的老年活动小院,老人夏天活动不会热,冬天活动不受冻。新义街道办事处贾家庄村新建的老年活动中心还配备了乐器、棋牌等活动器材,让老年人能尽享文化娱乐生活。
据我所知,孝义市是山西省惟一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级市,经济水平较好。为了让老年人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市委、市政府对养老工作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市农村“五保”老人分散供养标准达到了每年2880元,集中供养标准达到了每年3720元;市里还给8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以每年200元为基数,每长一岁增加10元。
为了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孝义市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我十分感谢政府对我开办敬老院给予的大力支持,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为我们解决更迫切的实际困难。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更多的老人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