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杨开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幅增加“三农”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九连增”。

多年来,“三农”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尤其是“九连增”的喜人形势表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农业发展快、农村进步大、农民受益多的时期,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是我们分析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原因时的由衷之言。10年来,党中央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种粮增收的积极性。从9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连续出台到全面取消农业税,从推出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到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从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到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让广袤的农田变成了希望的田野,农民兄弟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了幸福的生活。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国农业生产连年迈上新台阶,保障了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效支撑了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贡献突出。

可以说,粮食“九连增”为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