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义务讲解员——传递知识 分享魅力
张 鹏口述 本报记者 陈学慧整理
义务讲解员张鹏

29岁的张鹏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在一家国企工作。从2003年起,张鹏先后为30多项大型展览作义务讲解,累计为30多万名观众提供服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000小时。

我喜欢跟观众交流的感觉,尤其是看到别人因为我的讲解而获取知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每个周末从昌平坐345路进城,再换乘5路在天安门西站下,然后横穿广场去国家博物馆,我总是会忍不住一路小跑过去。大学4年,我的周末都是这样穿梭在学校和博物馆之间,每个来回要4个多小时,午饭是自己带的面包。虽然很累,但累并快乐着。

我的家乡在陕西渭南,那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考上大学,让我第一次走出陕西来到北京。在进入大学后的一个周末,我去了国家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2003年,当得知国家博物馆招募义务讲解员时,我兴奋地报了名。我对博物馆的热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高中3年在校广播电台主持的经历,让我十分幸运地成为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同学有些不理解,说每个周末都见不到人;父母也不理解,说有空做点家教吧。我却没有动摇。就像有的人喜欢看电影,有的人喜欢泡吧,不论多忙,我还是希望每周能在博物馆里服务,这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做义务讲解员,我自己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我很享受看着这些文物时的充实感。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能将知识传递给其他人,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每次讲完了,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让我感到很满足、很享受。

我喜欢跟观众交流的感觉,尤其是看到别人因为我的讲解而获取知识、发生改变时,心里尤其高兴。前不久有个外地小伙子特意来国博和我见面,初中时他随父母来北京,在国博听过我的讲解,现在他已大学毕业;一位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听我的讲解,随后去中国科技馆当上了志愿者,老师问他为什么要当志愿者,他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一位小学生2009年听了我讲解的“伟大的世界文明”后,回去把古希腊神话都看了一遍……

大学刚毕业那段时间,我曾经想过放弃,找个好工作,好好挣钱养家。但我无法割舍那份热爱,无法割舍那些渴望而信任的眼神。

在国博百年馆史与成果展关于志愿者的介绍中,有一件展品是我第一张国家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证。能出现在国博百年馆史展上,和那么多优秀的志愿者们一起在国博百年历史上留下身影,我真的觉得好幸福。

博物馆不是旅游景点,而是一个心灵休憩所,是人们可以静心思考和回忆的地方,是城市功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做义务讲解员的这10年,正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原来感觉博物馆高高在上,离百姓很远;现在博物馆就在我们身边。

刚开始做义务讲解员的时候,我说我是志愿者,观众第一反应就是:“你收钱吗?”我反复说不收钱,他们才会返回来听。而现在,常常有人主动找到我们这些义务讲解员,要求讲解。通过这个变化,可以看到,很多人现在愿意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也在以亲和大众的姿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如采用数字媒体、微博、语音导览等多种方式,举办学陶艺、学皮影戏的公共教育课等。尤其是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后,大批市民与游客前来参观,其盛况真是难以预料。这说明博物馆的大门实实在在地打开了。

博物馆数量在增加,硬件条件越来越好,走进博物馆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博物馆来一次就够了,但实际上,博物馆不是仅仅来一次就可以的地方,也不能当成单纯的旅游景点,而是一个心灵的休憩所,是人们可以静心思考和回忆的地方,是城市功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每次讲解前,我都喜欢先提个问题:什么是博物馆?博物馆是收藏人类记忆、珍藏民族灵魂的地方,博物馆的英文单词来源于古希腊缪斯女神。这是个可以彰显和培养美德的地方,不喧哗是为了尊重他人参观的权利,不触摸是对文物的爱。

在国家博物馆《瓷器艺术展》中讲到“郎窑红釉观音尊”时,没等我开口,就有观众在后排大声喊,这个东西市场价值多少钱?……希望所有来到博物馆参观的朋友,面对这些延续、诠释、诉说中华文化的文物时,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敬重。

博物馆的硬件“硬”了,更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我们这些义务讲解员也是软件上的一环。虽然我们不是馆里的专职人员,但既是特殊的观众,也代表了博物馆的外延,与观众的交融感更好。所以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义务讲解员的水平十分重要。有的义务讲解员是学者型的,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而我更愿意把观众带进博物馆,让他们爱上博物馆。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年轻人能走进博物馆,将参观博物馆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通过走进这里看到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好。

我要向孩子们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许现在他们还不懂,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懂的

我在大学期间做志愿者的时候,认为知识需要传递才有力量,愿意把我懂的部分拿出来跟人分享,让大家都有所收获。随着我对各类观众接触越来越多,尤其是跟孩子们接触后,我感到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具有文化、历史和传统价值。我希望在讲解的过程中,告诉听众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些年来,我不仅在博物馆里做义务讲解,还力争把知识和历史的魅力传递给更多受众。有时给企业的年轻人讲,为微软亚洲研发中心、摩托罗拉中国总部等企业开设了讲座;有时到学校给孩子们讲,在人大附中、中关村二小、北京实验二小等中小学开设讲座;有时给大学生们讲,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设讲座;有时还会给青年社团讲。不是讲专业,而是讲如何欣赏文物,如何发现文物的美。比如,一个口沿有残缺的瓷器,如果把这个缺口转向另外一边,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完整精美的瓷器。虽然改变不了眼前瓷器的残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欣赏它的角度。

这些讲座都是义务的。中关村二小颁发给我一个校外辅导员证书,让我特别高兴。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要向这些未来的花朵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许现在他们还不懂,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懂的。

很多朋友问我,每次讲解前都做些什么准备工作?我的回答是:做好两样准备。一是对当日现场观众整体情况的了解,如此才能“因人施讲”,让讲解更有效果;二是充满激情的状态,不论是前一天晚上熬夜太久,还是加班工作,都不会影响我讲解的激情。只要站在展柜旁,我都会满面笑容,用积极的力量感染观众。

博物馆义务讲解员不是老师,也不是文化普及者。我们是引导者,带着尊重去引领观众通过不同的认识和观察途径走近文物;我们是分享者,与观众处在一个平等团体中共同发现周围世界的美好;我们是回忆者,帮助观众寻找和积攒博物馆的精彩记忆。

我有两个梦想,一是想走进更多的博物馆,尤其是国外的博物馆;二是想把自己的讲解整理出来,出本小册子。我想让更多偏远山区的孩子一起分享博物馆的魅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