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迈向伟大复兴新征程
本报记者 祝惠春

北京,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今日北京,践行“绿色、科技、人文”三大发展理念,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北京西部,香山叠翠。香山南麓,一座幽静别致的庭院“双清别墅”,在中共党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迁至北平,暂驻香山大约半年。双清别墅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迁驻北平时的最早居住地和办公地,成为党中央指挥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和筹建新中国的指挥部。

记者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到香山双清别墅瞻仰、缅怀革命先辈。院内苍松翠竹环绕,周围山坡红叶绚烂。进入房间,中间为会客厅,迎面墙上悬挂着一巨幅画像,为194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双清别墅的一幅工作照片。转过屏墙,背后张挂着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形势图》,图上箭头、圈点,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部署以及中共中央军事决定计划的方略。会客厅东屋为办公室,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等10余篇著作;客厅西屋为会议室兼会客室,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会见张治中等国民党谈判代表以及李济深、柳亚子等许多民主党派人士,阐述共产党的主张。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指挥了“国共谈判”,后来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毛泽东、朱德在此发布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的命令。从1949年6月15日开始,毛泽东同志在香山、中南海两地办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949年8月23日,迁入中南海。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60多年后的今天,游人们在此遥想伟人当年,远眺北京全城,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山脚下蓬勃生长。今日之北京,践行“绿色、科技、人文”三大发展理念,壮大创新型企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突破,智慧和力量竞相迸发,创新活力世界瞩目。2011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率先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首善之区正自信地书写着世界城市的新画卷。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从根本上改变了鸦片战争以来国运衰微、贫穷落后、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悲惨处境,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成为率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华民族得以洗雪百年屈辱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每天有无数的中外游客来到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追寻历史的脚步;漫步天安门广场,瞻仰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游览长安街,感受首都北京日新月异的新气象。天安门广场上鲜花盛开,西边是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东边壮观的国家博物馆里,展览《复兴之路》吸引无数游人驻足沉思。《复兴之路》历史性地再现了1921年至201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3件彪炳千秋的伟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里,人们与先驱者无声对话;在纪念和缅怀历史之中,感悟未来。

仰望天安门城楼,耳边仿佛还回响着历史的强音:1949年毛泽东在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豪迈宣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采取集中有限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善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从理论到实践一步步深入。

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世界经济发展引擎、全球制造基地;从曾经“火柴都要进口”到“嫦娥”探月,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被预言“中国只能靠美国的面粉才有出路”到G20峰会上的“举足轻重”,从“东亚病夫”到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的血与火淬炼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品格,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奠定了今天中国人自信开放的底气。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巨变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