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审计署办公楼7层西侧的会议室,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整齐而密集地排列着4列24张白色的办公桌,西侧正中摆放着一张大的椭圆形会议桌,东面墙上悬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这里总是特别热闹,一番“前线指挥所”的场景,紧张而有序。这里,就是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在地。这里所指挥的,是面向全国社会保障资金的重大审计项目。
“719”所从事的事业很不平凡。在“十二五”开局不久,国务院安排部署审计机关对全国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全面审计,推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这一惠及全民、造福当代、泽被子孙的事业办得更好,向参保人交上一笔“明白账”。
这次审计涵盖了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福利资金的12类18项资金,覆盖了多个省的省、市、县3级人民政府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财政等多个部门,跨越了7个年度,并对延伸审计企业、医院、村(居)委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审计的险种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这是一次对组织管理能力的考验。按照审计署党组的统一调度与集中部署,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的4万多名审计人员组成了3000多个审计组,以“上审下”、“交叉审”或统一组成审计组的方式,集中全力共同开展这项审计工作。“719”,正是这个庞大审计项目的指挥中枢。
这是一次对传统审计理念的超越。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改变就问题查问题的传统审计思维,注重全面评价、注重政策执行、注重制度完善,力图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情况,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确保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审计期间,各地审计组都成立了针对社会保障问题的专题研究小组,“719”就成立了13个专题研究小组,形成了近20万字的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我国社会保障问题和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全体参审人员顾全大局,迎难而上。面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涉及的海量数据,他们不仅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条分缕析每一笔资金的收拨支用情况,还要深入企业、村居和农户查实相关账目和证据,交出一本“明白账”。许多审计人员克服自身伤病及家庭各种困难,默默承受着家庭和工作的重压。他们有的抽不出时间照顾年幼的孩子;有的顾不上看望病床上的父母;有的推迟婚期、放弃婚假,以社保审计成绩作为自己的新婚礼物;有的匆匆告别逝去的亲人,化悲痛为力量,坚守审计一线。每个人的心中始终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努力践行着“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
作为整个项目的指挥中枢,“719”每天早上7点多,就已经投入了工作;晚上10点,大楼管理员例行检查时发现,这里总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在汇总数据的紧张阶段,甚至是夜里12点、凌晨2点、第二天早上5点,这里的灯火也不熄灭。
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任务圆满完成,摸清了社会保障制度和资金的基本情况,客观评价了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客观揭示了一些违纪违规问题、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不严格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规、健全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和加强社会保障监督管理的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整改和落实审计建议,各地出台或完善相关制度941项,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位78.66亿元,补缴社会保险费85.83亿元,将符合参保条件的105.15万人纳入社会保障,向100.37万人补发社会保障待遇,促进了社会保障政策制度的完善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