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大周村村民霍炳龙——
盐碱地变身高产田
文/本报记者 黄晓芳

我们村是以粮食亩产过千斤闻名的。但是很多人可能想不到,10年前,我们这里还是“一洼两坑”,到处是“只长白面不长庄稼”的盐碱地。剩下的,就是1000多亩的沙坑、窑坑。

我家5口人,过去守着5亩多薄地过日子,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一亩地里收成不到400斤粮食,一年收入也就是1000多元。是土地整治让我们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经过10年的土地整治,我们村不仅增加了700多亩耕地,全村3000多亩耕地也全部成为亩产过千斤的良田。村里还新建了机井、浇水渠、排水渠等,确保旱涝保收。过去只长“盐卤子”不长庄稼的洼地现在都成了中高产田,种啥长啥,收成也好。

土地整治后,我家的耕地增加到10多亩,全是优质耕地,种粮收入翻了两番以上。家里还搞了两个蔬菜大棚,四季产菜,仅这一项的年收入就有2万多元。可以说,过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美滋滋的。今年我们家夏粮亩产1000多斤,预计秋粮会超过这个数。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文/本报记者 黄晓芳 通讯员 王延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