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铲除拦门沙 打通长江口
薛志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像一条巨龙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历来就有“黄金水道”之称。作为咽喉的长江口却由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拦门沙的阻隔,将现代化大型海轮拦在了长江口外,严重制约着长江航运效益的发挥,阻碍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发展。“铲除拦门沙,打通长江口”成为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站在高高的船头远眺烟波浩渺的长江口,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朱剑飞感慨万千:“7米、8.5米、10米、12.5米,随着拦门沙一点一点被铲除,长江口航道越来越深,如今已经成为5万吨级海轮畅通无阻的水上高速公路,‘铲除拦门沙,打通长江口’的百年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13年前,朱剑飞一毕业就加入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伴随着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逐步推进,长江口深水航道越来越深,朱剑飞也从一个毛头小伙子成长为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的业务骨干。“我为自己能有幸参与这一伟大的工程而自豪,这一伟大的世界级工程也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朱剑飞说。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解开的是一道世界级难题。作为世界著名的巨型复杂多沙河口,长江口沙洲冲淤不定,河势动荡变化,治理工程十分复杂。淤泥刚挖出,新的泥沙马上随江水涌进,周而复始没有穷尽。这是它与世界上任何一项工程的不同之处,也将人类的进取精神发扬到极致。

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长江口,美国专家说,“这哪里是河口,根本就是大海,没法治理。”面对变幻莫测的长江口,欧洲专家摇摇头转身就走。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还得靠中国人自己。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无数水利、航运、工程等方面的专家默默地投入了前期的调研和方案设计,历经30余载终于迎来了这一伟大工程的开工建设。

在一、二期工程期间,台风肆虐,江水携泥沙使航道深度骤减;寒潮来袭,筑起的大堤被冲得支离破碎;一期建设中的航道骤淤、二期工程地基软化、三期工程航道增深困难等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一次次考验着工程建设者的智慧。朱剑飞说,“我们从百余套科学方案中选择最优,从一次又一次难题中寻求突破与解答,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突破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终于实现了全部工程的顺利完工。工程成套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我国乃至世界治理大型河口工程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为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157.6亿元的投资总额,最多只能新建2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或者100多公里的高速铁路,但是用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上,不仅仅打造出了一条全长92.2公里、底宽350米至400米的双向水上高速通道,而且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截至2010年底,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共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13亿元。通过长江口的货运量由2000年的2.2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10.05亿吨,集装箱运量由2000年的513万标准箱增加到2011年1998万标准箱,分别增长了4.77倍和3.89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