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塞北的“绿色梦想”
——记山西省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农民余晓兰
余晓兰(右)和村民在一起聊天(10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武 敌摄

本报记者 刘存瑞 李 哲

10月的塞北,天气早已转凉。驱车临近晋蒙接壤的古长城脚下,连绵的荒芜之中,万亩绿荫开始展露,当驶入山西省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时,更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这一片耀眼的绿色,更给黄土高原带来了生命的惊喜,而创造者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叫余晓兰,是她用半生心血和滴滴汗水,把眼前的一切浇灌成荫。

1989年秋,云南姑娘余晓兰随夫来到偏僻的右玉县,难以想象的荒凉塞外地貌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对贫瘠的现实,她曾失望过、犹豫过,即使是在日子稍微宽裕一些以后,家乡的青山绿水仍然让她魂牵梦绕,“当时,老想着把这儿也变成故乡的模样就好了。”余晓兰笑着回忆。

很快,实现自己的“绿色梦想”的机会来了。1992年,右玉县委、县政府发出鼓励农民治理开发“四荒”的号召。余晓兰说,“我盯住了我们村南那些没人治理,也没有人敢治理的荒山、荒沟。拿出这些年来的积蓄,我一下子就认购了4000多亩荒山荒坡和门前30亩乱石河滩的治理权。从此,我和丈夫打地埂、挖鱼鳞坑,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绿化,一道山沟一道山沟地治理。”

凭着一辆三轮拖拉机和两双勤劳的手,夫妻两人开山取石围堰、拉土垫地平田,硬是将30亩乱石河滩改造为30亩坝滩地,在坝滩地和荒山荒坡上栽下了60多万株松树,3万多株杨树、果树,10亩人工沙棘苗,10亩柠条苗,办起了家庭林场,育苗100多亩,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生态建设园区。

右玉“十年九旱”,雨水少、风沙大,栽活一棵树异常艰难。在石头山上栽树,先得把石块刨出,再从山下挑来新土,才能形成树坑。人常说“三分栽树七分管护”,为了保证树苗成活,余晓兰每天要往山上挑60多担水,挑不上去的地方就一桶一桶地往上提,然后再一株一株地蹲下来浇灌。饿了就在山上烧几个土豆,渴了就到沟里喝几口山泉,累了就在山梁上躺一躺,双手和脚板不知磨起过多少血泡和老茧。不仅如此,余晓兰几乎把全部的家当都投在了这个“绿色梦想”的实现之中,甚至一度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现在,荒山荒坡的治理面积已经扩大到1万多亩,当年亲手栽下的小树苗已经成片成林、满目青翠。余晓兰还利用荒山荒坡大力发展了养殖业,她饲养的优种绒山羊已达到800只,绵羊已达150只。

余晓兰拥有了一座“绿色银行”,但她的心思不止于此,“乡亲们的日子还是紧紧巴巴的,得让他们也尽快地富起来!”2008年,她成立了生态绿化公司,带着更多的村民种树、养殖、加工小杂粮,还搞起了生态旅游。如今,她的公司有一支30多人的队伍,仅种树一项,每人每年就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村里谁在致富路上缺资金、缺技术、缺门路,生活上有困难,她都会热情地伸出援手。近几年,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几个村子也陆续有人走上了规模绿化治理的路子,现已达到20多户。这被当地称为“余晓兰发展模式”,正推广开来。

“只要能迈步,我就要植树!”采访结束,余晓兰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坚定的语气说,“我要和右玉千千万万老百姓一道,继续我们的绿色梦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