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港澳台经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
双向开放 互利共赢
本报记者 周 剑

香港回归以来,特别是从2004年实施CEPA及其补充协议以来,内地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对香港的开放,两地资本市场合作的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合作水平稳步提高,呈现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赴港上市壮大香港股市

2004年6月16日,内地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在香港上市,借助国际资本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8年后的今天,腾讯已经成长为全球市值第三、中国第一的互联网企业。

腾讯公司只是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一个缩影。香港具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体系,汇聚了全球知名的银行、投资基金、中介机构和各类高级金融人才。香港交易所也自然成为众多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之一。截至2012年6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700家,占香港上市公司的46.1%,总市值约10.6万亿港元,占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的57.6%和总成交金额的70.1%。内地企业已经成为香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也已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最主要的场所。

大量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推动了香港市场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统计数据显示,在1993年内地H股公司上市之前,香港证券交易所市场只有近2万亿港元。1993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境内企业开始通过发行H股或红筹股方式到香港上市,香港股票市值增加到近4万亿港元。1997年香港回归后,H股和内地民营企业在港上市步伐加快,特别是2007年以来,大量内地大型企业实现A、H股同时发行上市,香港股指、市值、上市公司数量、新股集资额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记录。截至2011年年底,香港股市市值达到17.5万亿港元,是1993年市值的9倍。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香港资本市场仍会继续担当好内地企业的“首选海外集资中心”角色。当内地资本聚集香港的时候,在香港上市企业的估值相对于现有水平就有可能渐渐产生一定的溢价,那香港必然可以吸引更多的主流国际企业来港上市,与内地资本形成良性互动。

RQFII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之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香港人民币存款从2010年的数百亿元激增至2011年的6000多亿元。

尽管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增长很快,但香港金融机构推出的人民币投资产品普遍收益率却都不高,这使得香港投资者对离岸人民币回流内地投资充满期待。

市场的期盼得到国家政策回应,香港庞大的资产管理需求借助RQFII进入内地资本市场。2012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了200亿元人民币的RQFII投资额度。首批RQFII基金公开发行后,市场反应良好。2012年4月,中央政府决定增加500亿元人民币RQFII外汇额度,允许试点机构用于发行人民币A股指数ETF产品,投资于A股指数成份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RQFII业务的推出为香港人民币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提供了正规渠道,使投资者能够通过金融产品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投资。

RQFII业务是中央将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决心的体现,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职能的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必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

机制化交流形成监管合力

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离不开两地主管部门在监管等诸多方面的密切合作。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多年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993年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及两地3个证券交易所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了两地证券监管信息沟通、执法合作、人员培训以及定期会议机制。中国证监会、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香港证监会、香港联交所、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等六方代表,还成立了“内地香港证券市场监管合作联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就两地证券市场发展的最新进展、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商讨两地市场的监管合作。迄今,两地监管机构已召开43次证券监管联络小组会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两地证监会、交易所及时沟通磋商,制定和采取了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两地市场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2011年年底在北京联合举办的打击内幕交易论坛,也给两地未来的执法和司法实践留下可供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