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嘴山:“煤城”今朝变“美城”
本报记者 许 凌 拓兆兵
图为石嘴山星海湖追月桥。
汽车生产车间。
工人专心操作机床设备。
天津—宁夏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启动。

石嘴山因贺兰山与黄河相邻处“山石突出如嘴”得名,因产太西煤享誉国内外,是国家“一五”期间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近年来,石嘴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建成了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的山水园林工业城市,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复兴之路。

近年来,石嘴山实现了成功转型,生态持续改善、经济稳步增长、社会日趋和谐。昔日“煤城”今朝变“美城”,一座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在西北崛起。

资源型城市转型殊为不易。“煤城”何以变“美城”?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表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石嘴山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和“六项攻坚工程”,优先改善生态,深化产业转型,加大民生投入,创新社会管理,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跨越发展。

生态转型 环境日趋美好

石嘴山星海湖,风拂杨柳,湖光潋滟,翠堤蜿蜒,山水一色。十年前,这里还是泄洪沟、烂泥塘和渣山煤海。“弃掉的煤矸石堆得像小山,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一刮大风,煤灰垃圾满天飞。”许多大武口区的老住户记忆犹新。

2003年,石嘴山启动星海湖建设工程。施工队用湖泥覆盖渣山,建成了郁郁葱葱的湖心小岛;还将泄洪沟、烂泥塘疏浚开挖成湖,纳入四周的沟渠、鱼塘,扩成大型湿地湖泊。经过不断建设美化,星海湖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生态功能。近年来,星海湖还被列为全国首批70个湿地保护示范项目之一,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石嘴山将生态转型列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整理和恢复湖泊湿地,主要做好‘增减’两篇文章。”石嘴山市园林局局长鲍有记说。

种树增绿。近年来全市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先后组织实施了贺兰山绿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治污减排。近年来石嘴山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加大节能减排治污力度,关停取缔产能落后企业118家,彻底甩掉了全国重点污染城市的“帽子”。去年石嘴山启动规范发展煤炭市场工作,要求所有露天煤场堆放的煤炭一律进仓,减少了污染源。

如今石嘴山成为风光旖旎的宜居城市,先后获得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到2011年底,石嘴山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

做强做精 产业协调发展

绿色的工厂、高大的车间,一辆辆重型卡车从组装线上缓缓驶出。这是青年汽车集团石嘴山青年曼自动化装配车间的场景。青年汽车集团石嘴山汽车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267.09亿元,包括年产20万台(套)卡车零部件、50万台(套)发动机零部件等多个拥有核心技术的项目。

“作为西北老工业基地,畸重畸轻的工业结构严重制约石嘴山经济的发展。转型攻坚从何破题?‘长板’做精,‘短板’拉长。”彭友东说。随着青年汽车集团的落户投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成为石嘴山由煤炭型工业向非资源型机械制造工业转型的强大引擎。

为了做精“长板”,近年来石嘴山提升传统产业,亮点频出。通过实施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和推动兼并重组,石嘴山力促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一大批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引进国家级大型企业重组本市传统产业,使全市传统产业研发能力、装备水平得到了提升,全市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太阳能、有色金属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新兴产业崛起。

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相对薄弱,如何拉长“短板”?石嘴山依托惠农陆路口岸交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石嘴山“一港三中心”的物流新格局初现,惠农口岸已是天津港21个内陆港中的最大口岸,通过发展公路、铁路和水路联运,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截至目前,惠农陆路口岸已累计实现货物发运量7万标准箱,出口货值55亿元,关税过亿元,成为沿黄经济区重要的物流节点。

石嘴山还把环星海湖综合开发作为城市建设和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建成了集产业、休闲旅游、居住、生态景观为一体的新城市功能区。同时大力实施“三级圈层”开发战略,通过每年举办的园林奇石博览会、中美中澳划水明星对抗赛等活动赛事,水上旅游和水上运动项目越来越火,旅游品牌得到不断提升,拉动了服务业快速发展。目前星海湖每年接待游人超过20万人次,旅游及服务业效益年均递增28%左右。

石嘴山市代市长王永耀告诉记者,近年来,石嘴山以“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做精一产”推动转型,产业结构向精深化转变。2011年,全市非煤产业比重已达到56.7%,地区生产总值368.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34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1.9倍和3.9倍。

民生改善 百姓生活和美

清晨漫步在大武口区市中心的绿地广场上,到处可见晨练的市民。去年,石嘴山市将这片黄金地段上的建筑物拆除,建成公共绿地,供周围市民锻炼休闲之用。

“科学发展的成效如何,最终体现在民生改善上。不仅理念上要转,种种操作环节也要转。让全市人民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是石嘴山矢志不渝的追求。”彭友东说。

为了让百姓生活得更和美,石嘴山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将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将失地农民、城乡困难家庭、残疾人全部纳入这一政策体系,基本实现让人人享受社会保障。截至2011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51万人和46.77万人。

石嘴山在宁夏率先实现了学前教育全覆盖和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全免费,对全市中小学生乘公交车上学按月票价格的50%进行补贴。石嘴山加大对创业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2011年,市政府注入小额担保贷款基金500万元,全年发放贴息贷款1.52亿元。全市新创办小企业538家。

石嘴山还率先在宁夏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用网络信息将群众需求细化,由社区工作人员组团,面对面直接服务群众。为此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建立人、财、物向基层投入长效机制,解决了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今年1300多名机关干部到街道、乡镇担任社会管理指导员,沉入基层为民排忧解难。

如今石嘴山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社会环境温馨和谐。2011年,宁夏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报告中显示,石嘴山幸福指数名列自治区第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