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工业由大变强提供人才支撑
王志忠

当前,全球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国内经济发展既面临下行压力的挑战,也恰逢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机遇。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跨越,关键之一是要建立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提高现代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化工业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成为“蓝领”工人,目前已超过农业劳动者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据相关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在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8%,其中加工制造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68%,建筑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0%;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设、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

从产业发展、技能水平的视角看,现代产业发展对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进城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3%,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6.2%,高技能技工仅占技工的3%,正在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部分行业领域分配制度不完善,导致员工收入水平低,很难吸引年轻人和高端人才加入,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应该看到,产业工人的收入逐步上升是客观规律,也是保持产业工人队伍稳定的重要条件,但上升过快、特别是工资水平与业务素质没有同步上升,产业工人队伍的竞争力就会下降。

更重要的是,产业工人的缺失和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这方面,最直接的衡量指标就是产品质量。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仅为80%左右。不仅如此,企业中的创新大多是由一线生产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的,产业工人技术素质偏低就会使得企业工艺创新和技术革新缺乏成长的土壤,影响先进技术的理解和吸收、先进设备的操作和运用,最终影响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美国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转变,绝不是简单回归“美国制造”,而是为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在此过程中,美国不断完善其先进的教育体系,让产业工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学习、创新、研究、交流等活动。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由大变强”过程中,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城乡两个方面、政企两个主体共同努力。

就政府而言,应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应有效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从源头上保证产业工人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二是构建产业工人多元化、终身化培训体系。要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工人培训系统,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三是完善产业高级技术工人引进和流动机制。要建立紧缺职业培训经费政府补助机制,鼓励、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引进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四是保障工人的就业、社保、工资待遇等方面合法权益,为产业工人队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五是打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要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创新活动,创新优秀技术工人技术等级和职称评定等政策,为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六是多形式地营造社会尊重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风尚,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待遇,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

对企业来说,必须认识到人是生产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一是提高产业工人在企业利益分配中的比重。要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利益分成原则,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实现劳能获酬、劳有所值、劳能共享,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职工入股、增加福利等形式提高个人收入水平。二是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要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三是努力倡导边干边学的学习风气和敢想敢试的创新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建立对于一线产业工人技术和工艺创新的奖励机制,营造人人动脑筋、个个爱钻研的创新氛围。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