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运发展 谱新篇
本报记者 薛志伟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加大了对内河航道、港口发展的倾斜力度,干线航道、港口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江苏省内河航道里程、亿吨大港数量、港口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均居全国第一,江苏省也成为我国第一水运大省。

新时期治河不仅是为治理水患,更是发展内河水运、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需要。内河水运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是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运输方式。

不容忽视的是,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内河水运已经成为一个短板,众多航道等级偏低、部分河道断航、码头小散乱普遍存在等严重制约着水运潜能的发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落实不到位。事实上,内河水运利用现有河道,只需很少的投入就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如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只需投入100多亿元,可使南京到上海航道通过能力达到15亿吨以上,相当于再建约20条沪宁铁路。

内河航道条件好、重视内河水运的地区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快的地区。长三角的江苏、浙江,珠三角的广东等,除了沿海的优势之外,发达密集的内河航道功不可没。为此,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表示,今后江苏省将把内河水运作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优先领域,把干线航道建设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政策保障,确保到2020年,建成以长江、京杭运河为主轴,以三级航道为主体的“两纵四横”3455公里高等级干线航道网,实现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的历史跨越。

去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这标志着发展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内河建设投资却一枝独秀,增幅高达33.1%,这预示着内河水运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