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前沿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罕见病研究为攻克癌症提供线索

“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在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这是2012国际罕见病日时中国区宣传推广大使讲的话。罕见病患者目前属于少数弱势群体,不受重视,因为受众少,罕见病药物也无人开发。

在一次“未来光锥”新知演讲大会上,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张宏冰教授提到,从遗传学角度来讲,罕见病大多是基因缺陷性疾病,而常见病是外界环境和体内机体变化的综合结果,病因复杂。与常见病不同,一旦找到致病基因,罕见病发病的机理比较容易澄清,治疗方案比较简单明确。他从结节性硬化病、肺淋巴血管肌瘤病入手,确定了雷帕霉素靶点蛋白(mTOR)是导致肿瘤变化的一个重要蛋白。由于雷帕霉素能抑制这个蛋白的功能,因此可以对抗癌症。

原来,对罕见病病理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治疗常见病,平时被社会遗忘的罕见病患者,其实正在为攻克癌症等常见顽症做出至关重要的贡献。

寻找共同的“罪魁祸首”

被称为“第一致死疾病”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就越高,治疗就越困难。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对肿瘤细胞分化的机理不甚清楚,因此找不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突破口。

而北京协和医院张宏冰教授率领的团队从结节性硬化症这一罕见病入手,通过长期的研究,找出了雷帕霉素靶点过度活化导致肿瘤细胞低分化的“通道”。

为什么从罕见病入手?罕见病病灶与常见肿瘤病又有什么共通之处?实际上,许多对肿瘤发生机制的重大发现均借助于对罕见肿瘤综合征的认识,也开创了肿瘤靶向治疗的先河。张宏冰教授将他们的研究思路作了解释。

“结节硬化症是一罕见的、多器官肿瘤综合征,发病率约万分之一,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过与世界许多医生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发现基因突变导致mTOR过度活化,提出用mTOR抑制剂来靶向治疗结节性硬化症。根据这一原理,美国几家医院进行了临床试验,效果明显。现在mTOR抑制剂已通过美国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批准用于治疗病人。”张教授还提到,现在他们正与中国结节性硬化症互助联盟和临床医生合作,呼吁推动用此方法治疗中国的结节性硬化症病人。

张宏冰的团队用结节性硬化症的病变细胞,发现了mTOR调节细胞分化,提出mTOR过度活化是肿瘤代谢异常发生的重要机制,找到了治疗常见肿瘤如肺癌的窗口。并且,他们发现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mTOR失活、导致自噬性细胞死亡是禽流感的病理基础,提出用氯喹等药物抑制自噬可有效治疗禽流感。

目前,科学界对于mTOR活化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很热门的话题。罕见病患者提供了一个研究如肿瘤代谢异常的机会和窗口,很大程度上深化了科学界对常见病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新药研究的现实困境

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如何抑制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提供新的方案。“联合阻断mTOR通路和糖酵解,便可能增加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减少副作用和降低肿瘤抗药性。”张宏冰表示,目前mTOR抑制剂可能应用于肾癌、淋巴瘤、肺癌、肝癌、乳腺癌、神经内分泌癌等肿瘤以及心肌肥大、肺动脉高压、癫痫病等病的治疗。

但是雷帕霉素在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和临床诊治的新发现,并没有引起国内制药企业的兴趣。他们认为,目前雷帕霉素已过专利保护期,药厂难以通过针对新适应症来销售这种药品获得暴利,所以国内药厂大多不愿意做,基本都是欧美大药厂对雷帕霉素稍作改变,作为新药临床试验、申报、生产,大举进入全球医药市场,行业内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药品垄断。虽然雷帕霉素在国内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愿意投资进行药物新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张宏冰认为,新药开发通常非常困难,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成功率低,如果能老药新用,可能是更可行的选择。雷帕霉素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研发出来,通常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器官移植。新近发现雷帕霉素的相关产品已成为诸多癌症治疗的靶向药物。现在急需国内药企进行临床试验,将一些药物治疗的新适应症写入药物说明书,包括对罕见病的治疗。但这一关键环节,鲜有国内药企响应。

“能够低成本获得这样一个独特的药物,对于广大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但这个过程除了医药研究人员的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其中发挥作用。”张宏冰坦言,罕见病由于全身基因的改变,难以根治,需要终生用药,政府辅助和慈善机构的捐款往往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与其把钱花在救济上,不如给予罕见病药物开发与治疗政策上的支持,如设立基金,鼓励药厂进行临床研发。罕见病治疗的成功,多半是特异的靶向治疗,这些靶向治疗药物,最终也会让广大的常见病患者受益。 (文/任 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