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塞上江南沐春风

10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聆听着塞上平原转型升级的阵阵涛声,目睹着600万宁夏各族人民开放奋进的豪迈脚步,感受着六盘山深处和谐大爱的暖暖真情……

舞动“两翼”加速转型

前不久记者走基层采访,有两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一,两只巨大的滚筒式螺旋割刀一上一下紧贴煤层嗡嗡旋转,黑亮的煤块不断滑落;二,走近中卫市永康镇,一排排银色截面、彩钢加固的光伏屋顶引人注目。

前者是宁夏“黑色”工业的缩影,即西北首座千万吨特大型现代矿井——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的“大采高”工作面;后者是宁夏新兴“白色”产业的代表,即我国首例农村屋顶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的“全国光伏第一镇”。

一黑一白,正是宁夏10年工业经济发展两个标志性亮点所在。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畸重畸轻的工业结构严重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发展、调结构从何入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惟一出路。”宁夏回族自治区经信委主任张作理介绍,宁夏煤气资源丰富,光照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且有连片的荒漠、戈壁、荒滩等空闲土地资源。

于是,宁夏工业转型升级舞动“黑翼”。经过10年的发展建设,宁东煤化工基地已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经过两次重组的核心企业神华宁煤集团,煤炭产量、营业收入、利润分别比2003年翻两番、增长9倍和增长410倍。

同时,宁夏工业抢抓机遇舞动“白翼”。近几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国内风起云涌,独特的自然禀赋使得宁夏很快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宁夏发电集团、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等企业热情高涨,国投华靖电力公司、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等纷纷来宁投资。截至目前,宁夏并网风电、光伏电站装机分别达到150万千瓦、5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强健“双腿”加快开放

“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说到底要缩短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开足马力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如是说。

坚持科学发展,宁夏果断做出选择:强健“两腿”,其一全力打造“黄河金岸”,推进沿黄经济区建设;其二,抓住成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契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等10座城市犹如一串明珠沿河分布。这条“黄金带”,串起了宁夏43%的土地面积、61%的人口、9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94%的财政收入。宁夏充分发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独特优势,决意构建以沿黄城市带为核心区,大县城、重点镇、中心村点线结合、良性互动的城乡一体新格局。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402公里的标准堤防和508公里的滨河大道全线通车;300多个工业项目先后落地,“黄河金岸”早已成为“投资金岸”;“六大功能线”和“六个一体化”得以全面推进;加速打破城市二元化格局,取消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域流动的相关限制……2011年底,宁夏城镇化率达到49.8%,沿黄经济区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

2010年宁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举办地。近两年,宁夏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稳健。启动建设了论坛永久会址和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开通银川至迪拜国际航线,国内最大的现代化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加工中心等一批大型商务项目进入收尾阶段。2011年举办的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盛况空前,76个国家和地区、2300多个企业机构、8500余名国内外嘉宾云集银川,签约项目164个,合同投资840亿元。

温暖人心凝聚大爱

红砖墙,蓝屋脊,绿铁门,石板栈道。初秋季节,坐落在永宁县胜利乡杨显村的几十栋移民新居分外抢眼。

走进B502号院落里,男主人张凤山热情地迎了出来。“你们看,政府给我这54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怎么样?电灯、电话、有线电视应有尽有!”家住西海固张易镇石咀村的张凤山一家,去年11月3日作为宁夏首批生态移民搬迁至此。记者临行前,张凤山特意说了两次,他有个重度残疾的表弟,以前在家待业,没有经济来源,现在吴忠市厚德园区的一家企业里上班,一个月能拿到2300多元。

张凤山和他的表弟,一个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一个是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这一充满幸福的变化,得益于宁夏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两大创举,即实施“生态移民”和打造“黄河善谷”。

“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但最突出的是要解决好和谐富裕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杜正彬告诉记者,宁夏目前还有100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贫瘠甲天下”的南部9个县区(西海固地区)。因此,近两年来自治区大力推进“生态移民”扶贫攻坚工程。宁夏启动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工程,第一批安置区建设进展顺利,已建成77个移民新村,搬迁安置3万移民群众。

宁夏现有42万残疾人口,迫切需要解决生活难题。宁夏着力打造“黄河善谷”,建设慈善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和公益慈善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为残疾人和特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机会、开辟途径。近两年,宁夏已引进神华、中石化、大唐国际等一批企业,一共有13个慈善项目落户园区,协议投资额93.7亿元,募集善款2000多万元。

文/本报记者 许 凌 拓兆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