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山松水再发力
李己平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美好吉林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2003年中央关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吉林省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以棚户区改造为代表的“八路安居”民生工程全面铺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吉林省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依山傍水,潺潺的溪流倒映着绿树青山。近日,79岁的朝鲜族老人金亨锡照例起个早,喂一喂鸡舍里的小鸡,然后背着手围着房前的小花园、屋后的果蔬园转几圈。“太幸福了,我以前没好房子住,现在居然住进了这样的公寓。”金亨锡老人激动地说,“过几天延边州有庆祝活动,我们要集体穿上民族服装去跳舞,想一想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金亨锡只是众多受益于“党爱公寓”工程的老人之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委副书记李忠文告诉记者,让贫困党员住上“党爱公寓”,是延边创先争优工作的一项特有举措,出发点就是让老党员、老复员军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正处在发力阶段,经济上还不算最富裕,但吉林人的幸福感却居高不下,原因首先在于吉林之美。

吉林之美,美在环境。全省自东向西,分别是山区、平原和草原,物种的多样性带给人不同的惊喜,特别是东部长白山区生态资源丰富。吉林之美,美在农业。肥沃的黑土地是世界玉米的主产地之一,特别是夏季时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给人以震撼的力量。吉林之美,美在人文,吉林人宽容大气、热衷助人、乐观向上……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美好吉林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2003年中央关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以棚户区改造为代表的“八路安居”民生工程全面铺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吉林发展靠什么?靠的就是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这两个关键点。

吉林是个农业大省,但多年来并没有摆脱工业小省、财政穷省的面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具体省情,统筹发展“三化”,并以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的“三动”策略强力推进,强化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动力支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成效显著。

农业被视为吉林“三化”中的基础。吉林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在全国第一个实施了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粮食产量达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吉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键在解决靠天吃饭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农业现代化是根本途径。近年来,结合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良机,吉林大兴水利,建成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引嫩入白等重大水利工程,使西部干旱地区一跃成为稻海滚滚的大粮仓。曾几何时,粮食成为吉林的包袱,打的粮食储不下、卖不出、运不走,农民积极性受挫。如今,吉林从工业化起步,在粮食深加工上做文章,让随处可见的玉米变成了金灿灿的黄金。

吉林的工业经济在总量跃升后,实现结构调整的问题尤为迫切。汽车产业是吉林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一汽不断增加自主创新的投入,汽车制造和研发保持着国内领先地位。围绕汽车产业,吉林省强化汽车产业链条建设,并与吉林第二大产业石化工业深度融合,相得益彰。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迅速超过千亿元产值,现代装备制造、建材、冶金和轻工也成为千亿元级的产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多业支撑的增长格局。

如今,吉林不再只靠一汽、吉化这样的大企业,国有企业的改制激发了股份制企业、中小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2011年,吉林的民营经济占到了全省经济的半数份额。县域发展是吉林推进“三化”统筹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的增速也连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曾经的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活力不足、总量不大等弊端得到极大改善。

吉林的消费能力差,产品竞争力弱,终端产品少,出口占比低,“三驾马车”中,投资是发展的基本途径。吉林的投资多年持续增长,关键在于以增量调结构,以增量提存量,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拉长产业链条,保持规模效益。由此,吉林省更加注重投资方向和次序、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更加注重优化项目选择,更加注重释放各种创新要素,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十足。

城镇化是统筹推进“三化”的关键载体,它与“工”一体,与“农”相连。吉林把城镇化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全省布局上,长春、吉林一体化,实现互动共兴,增强辐射功能,中部城市群建设形成中部经济隆起带,带动和支撑长吉图先导区的发展。

美好吉林,最终落脚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富民上。2002年城镇居民收入为6260元,到2011年达到了17797元,比上年增长了15.5%。农民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2361元增长到7510元,比上年增长20.4%。

右图自上起依次为风电场下迎风招展的向日葵花、吉林喜获粮食丰收、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车间。 (资料图片)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李己平采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