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消费政策包括宏观消费政策、微观消费政策。其中宏观消费政策包括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微观消费政策包括消费引导、消费教育、消费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措施,概括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扩大居民家电、汽车等领域消费。2007年至2011年,国家促进消费的政策重点在于扩大居民在家电、汽车等热点领域的消费,具体包括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这些政策措施对释放消费潜力、拉动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发挥了显著作用。例如,家电下乡政策明显带动了农村地区家电销售的增长,为拉动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市场目前正进入消费环境加快改善、需求结构快速升级的黄金时期,广大农民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有助于释放城镇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引导购买高能效的节能产品,促进相关产品消费增长。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推动了产业升级,也为消费者带来实惠。而且,通过财政补贴这项政策工具促进消费,可以有效的发挥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其二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幅增加粮食直补等4项涉农补贴的资金规模,大幅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适时增加主要农产品收储,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严格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加大社会救助和扶贫攻坚力度,稳步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减低居民税负,提高居民收入。
其三是促进流通业发展。流通业直接联系生产与消费,对消费具有长效的推动作用。降低流通成本对稳定物价、促进消费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对国内贸易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如《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等。
(二)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扩大消费需求,构建促进消费的长期的政策体系,具体包括:切实提高居民收入,保障消费;优化消费环境,便利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创造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提升消费。
第一,提高居民收入,保障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扩大消费,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还需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快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进一步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 增强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使之成为消费稳定增长的主力;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稳定消费预期,提高消费信心。
第二,优化消费环境,便利消费。要继续完善城乡流通体系,推动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强商业网点和电子商务建设,减少消费者的时空制约;改善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促进产销直接对接,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实惠消费;进一步清理限制消费的行政性措施,保障消费者自由选择消费的权力。此外,还应该加强对消费环境的监管,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对非法商家进行严厉打击,加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家电下乡、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对提振消费和拉动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上述消费刺激政策陆续到期。因此,后续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保持消费的稳定,对此,建议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并结合社会零售品销售情况,考虑新的替代品如环保产品、绿色低碳产品,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机制引导公众扩大低碳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第四,发展消费信贷,创造消费。消费信贷能够优化居民跨期消费选择,促进潜在消费能力提前释放。应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结合已经出台的促进消费的政策,开发多样化的消费信贷产品。
第五,促进消费升级,提升消费。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还需要消费结构的升级转换。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阶段,养老、家政、医疗、保健、休闲、文化、旅游、健身等服务消费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还需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市场准入和服务供给,加强市场监管,积极引导消费者扩大服务消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