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少人民币存款,增加外币存款,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
○ 人民币存款利率降低,外币存款利率有所提高,相应刺激了外币存款增加
○ 人民币汇率中长期仍存在升值潜力,外币存款增长的势头不会持续太久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外币存款累计增加1374亿美元,这一增量是去年同期的6倍之多。市场人士认为,外币存款快速增加,主要受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短期理财产品发行不多等因素影响,给金融机构吸收人民币存款、增加贷款投放以及货币信贷调控等带来一定压力。
2011年8月,我国外币存款在上月减少87亿美元之后开始反弹,当月增加84亿美元。随后4个月,外币存款一共增加了190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在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曾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幅下限。在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下,个人和企业更多选择外币存款,主要出于资金避险的需要。
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中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在延续。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249元,比上年末贬值240个基点,贬值幅度为0.38%;8月1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495,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下跌13个基点。至此,8月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贬值0.28%,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0.77%。在这种情况下,减少手中的人民币存款,相应增加外币存款,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
外币存款也与降息有关。随着通胀预期水平的逐步回落,央行分别于6月8日、7月6日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5%下降到3%,累计下调0.5个百分点。存款利率降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吸收人民币存款的压力,而外币存款利率有所提高,也相应地刺激了外币存款增加。
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理财产品市场出现的“井喷”现象,监管部门紧急叫停了1月期的短期理财产品,外币存款就成为一部分人的投资选择,以进行家庭资产的重组。据市场人士分析,多数人增加外币存款,仍然是短期行为,一旦出现更好的投资产品,外币存款也会出现“搬家”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币存款快速增长的同时,银行体系人民币存款数据的增减幅度变得十分剧烈。
较为罕见的是,今年前7个月中,1月、4月及7月人民币存款分别减少8000亿元、4656亿元和5006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部门存贷比红线的制约下,存款的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贷款的投放,使得通过扩大信贷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难以实现。
同时,大幅增长的外币存款在改变企业及居民资产结构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市场流动性的充裕程度和货币信贷调控。最明显的就是,一些外贸企业结售汇意愿明显下降,已经影响到我国外汇占款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受当前个人和企业资产外币化影响,今年前7个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不到3000亿元,月均增长仅为400多亿元,不及往年的五分之一。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外汇占款增速的骤降,以往由外汇占款推动货币增长的货币创造模式将发生深刻改变,央行或许将更多选择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逆回购、使用再贴现再贷款,以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等,以保持充裕的货币供应。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人民币汇率更接近均衡汇率水平,今后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的特征会更加明显,人民币汇率贬值只是短期现象,中长期仍存在升值潜力,因此外币存款增长的势头不会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