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受市场传闻影响,近日郑糖主力合约大幅上扬。但市场人士认为,多种因素将导致——
白糖期货甜少苦多
本报记者 常艳军

白糖期货近期表现颇具戏剧性,走出了一波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前期市场低迷不振,以连收三阴的形态震荡回落。到8月15日时,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白糖期货合约在国家收储传闻的刺激下强势涨停,8月16日涨势虽有所放缓,不过运行重心继续上移。

对于后市,中期研究院欧阳玉萍认为,短期白糖期货受收储消息的提振或将延续反弹,不过上行空间料有限。此轮反弹结束后白糖期货将重归跌势。

库存有待消化 糖企运行不佳

目前,国内已步入传统的食糖消费旺季,但现货市场的表现仍不甚理想。在产区下调售价,促销心态明显的同时,销区商家也保持着随行就市的跟跌状态。

“不过,价格的调整并未有效带动销量的回升。相反,市场将之理解为销售压力较大的体现,下游采购积极性依旧不高。”欧阳玉萍表示。

7月食糖产销数据也可印证这一点。数据显示,2011/2012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151.75万吨,比上一制糖期多产糖106.33万吨。而截至2012年7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64.03万吨,累计销糖率75.02%,销糖率较上一制糖期同期有所降低。

由于食糖产销数据整体偏空,销糖量同比减少且本榨季产量增长使得工业库存处于高位,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116万吨库存,商家面临着现货滞销的形势。

今年以来,国内糖价整体处于下跌态势。在制糖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食糖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一些中小型糖厂甚至面临亏损局面。上海中期期货研究所经琢成表示,因为下游需求的不振,导致糖厂的库存增加,面对即将结束的榨季,未被消化的库存将对后期食糖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各主要含糖食品的产量增幅已有所放缓,食糖消费形势难言乐观,糖企运行态势不佳。以南宁糖业为例,从年初以来,糖产品受市场影响,销售价格下跌,而随着原料甘蔗成本上升,导致盈利减少,利润出现下滑。

在工业库存处于相对高位,且走私糖、替代品冲击市场的背景下,后期糖市面临的销售压力依旧明显,持糖厂商去库存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如果没有实质性利好出台,不少商家对所谓夏季的食糖销售高峰已不敢抱乐观期待。”欧阳玉萍说。

需求提振糖价 外围影响较大

虽然7月份白糖单月产销数据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中秋节、国庆节的备货开启,下游采购较前期有所回升。

经琢成表示,根据广西糖网公布的可供提前交收库存统计数据,截至8月6日当周,广西糖网在全国各地的定点配送仓可供提前交收库存持续减少,而买方日均提前交收量继续增加,需求环比增多。“短期需求的增加料将会提振糖价。”

她同时认为,虽然短期“双节”备货需求提振糖价,但从中长期而言,依然受国内食糖库存较高及全球食糖供应较为充足的利空影响。

近期巴西天气好转,其后期食糖供应将比较充足,这对糖市的运行构成较大压力。而且,近期ICE(伦敦洲际交易所)原糖走势疲软。“后期随着北半球国家陆续开榨,以及中国进口商转售,预计全球食糖将出现大规模过剩的局面,ICE原糖在此背景下将继续向下调整。”欧阳玉萍表示,“ICE原糖表现不佳为国内白糖期货的运行蒙上阴影。”

增产预期强烈 供求趋势难改

今年南方蔗区扩种较多,甘蔗长势整体优于去年。据欧阳玉萍介绍,在广西,新榨季(2012/2013年榨季)甘蔗单产提高的预期比较明显,初步预计广西甘蔗产量有望超过6700万吨。若后期气候条件正常,产量的预估值还将进一步调高,“可见下榨季食糖增产基本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同时有数据显示,在2012/2013年榨季,新疆地区预计甜菜糖产量能达到55万吨左右,约较2011/2012榨季增产17%。

“本榨季白糖的供应压力已经较高,如果下一榨季食糖产量继续增加,或将对后期糖价走势产生长期压制。”经琢成表示,短期因为“双节”备货,下游需求略有好转,但是无法使得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发生变化。所以,在供应充足及下榨季甘蔗有望继续增产的不利因素主导下,中长期白糖期价的下行趋势仍将延续。

因此,经琢成建议投资者,在食糖基本面状况尚未得到好转之前,不宜在当前位置盲目抄底,中长期参与者耐心等待逢高做空机会。

欧阳玉萍也认为,短期借助收储消息的利好刺激,白糖期货或将走出一波反弹行情。不过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难以扭转的背景下,白糖期货中长期下跌的趋势难以改变。“考虑到国家收储的目的是将糖价控制在合理的波动范围内,因此仍需理性看待收储所产生的影响及政策托市的意图,不应盲目放大收储的作用,收储政策后期难以推动期价大幅上行。”

银河期货白糖分析师靳庆辉表示,在制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引下,食糖产业链利润分配将更趋合理,经济利益将逐渐流向蔗农,而糖企也将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市场自动调节供需的作用将逐渐显现。从长期来看,有望推动糖价回归合理位置,以及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