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前沿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折怎么办 机器人来看
本报记者 郎 冰

“真没想到,用了这个新技术,手术一天后自己就能下床活动了,而且还省了5万多元的手术费。”一位40多岁的农村女患者说。她髋部骨折后曾辗转几家医院,都被告知必须做全关节置换手术,这样不仅手术费昂贵,恢复周期长,还会存在一定风险。听说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引进的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安全性高、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她最终选择了这种新型微创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与她一样幸运的,还有120多名同种手术患者。据统计,该技术推入市场后,手术成功率高达100%。

这种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家863项目“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系统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是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机器人产品。成果产业化生产商——北京天智航技术公司,也因此项产品成为全球第五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公司,在骨科机器人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医学伦理学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日益重视,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成为外科手术的时代需求。医用机器人恰恰在操作灵活性、稳定性及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医疗外科手术存在的精度不足、辐射过多、切口较大、操作疲劳等问题,真正实现外科手术微创化。

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张送根博士介绍,“目前在人工关节、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开展的相关工作表明,骨科机器人可以准确完成骨折复位和远端锁钉置入技术,减少手术中X射线透视时间,远程遥控操作方便可靠,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更准确、安全、方便地实施骨科手术,实现骨科手术的微创化、智能化及远程化,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骨科手术的标准治疗方法”。

我国每年新增髋部骨折患者100多万,按照传统的保守疗法和全关节置换疗法,约有30%的患者因手术失败致残、致瘫或进行二次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医疗资源与成本大量损耗。如果能够广泛应用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对患者、对社会都将是巨大福音,会带动传统医疗模式变革。

当前,数字化医疗器械已成为关系到人类健康的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市场前景广阔。英国商会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手术机器人与手术导航设备市场容量约13亿美元,2011年将达到57亿美元,预期年均增长率高达34.7%。在美国,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年增长率预期更是高达43%以上。

我国的手术机器人市场目前还不成熟,仅有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市场收益较好,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单位也分别购置了这种机器人系统。但进口的手术与医疗机器人价格昂贵,动辄上千万元,且大多基于欧美临床环境开发,很多方面不符合国内的临床环境和医生的操作习惯。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不仅具有性价比优势,也会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因此,自主创新的骨科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具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医务人员总数超过65万人。众多病例为相关生命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资源,广大医务工作者也成了手术与医疗机器人系统研究的主力军。加之各级医疗机构具有完善医疗机器人的优良临床环境,有理由相信,中国会成为医疗机器人系统的最大市场,将为临床手术不断提供自主创新的机器人手术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