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也曾为垃圾处理问题所困扰,生活水平越高,垃圾产出越多,“消灭垃圾”无非是焚化和掩埋。台北地少人多,想建垃圾焚烧厂、掩埋场,就会遭到附近市民的强烈反对。
上世纪90年代,台北决心变被动的“垃圾处理”为主动的“垃圾管理”,策略是“减量化”与“资源化”,机制是制定法律、经济手段、全民动员,鼓励市民主动进行垃圾减量与资源分类回收,目标是通过技术突破,达到2010年“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
1996年,台北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动,培养市民形成定点送交垃圾的理念和习惯,这之前宣传工作持续了近一年。
2000年7月1日起,台北实行“垃圾减量,资源回收”的“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如果不使用附加了垃圾清运费用的专用垃圾袋,清洁队可拒收垃圾,偷扔垃圾者重罚,举报者重奖。
一周5个晚上,一辆垃圾回收车和一辆货车会准时停在小区附近,每当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乐曲响起,市民就走出家门,把垃圾分门别类交到随车来的清洁队员手中,队员们会把一般垃圾放入垃圾回收车,把可回收垃圾放入货车。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造成厨余垃圾特别多,2003年,厨余垃圾被列入可回收类,但要求把做菜前丢弃的菜皮烂叶和吃剩下的残羹剩饭分成“堆肥厨余”和“养猪厨余”两类。清洁队对每天约176吨厨余垃圾的回收利用,每年可省下人民币500万至750万元垃圾处理费用,还能获得近30吨堆肥。
两年前的上海世博会上,记者曾采访过台北案例馆馆长陈庆安,他拿着环保部门监制的最小一号蓝色塑料袋告诉记者,便利店出售的5毛钱一只的塑料袋能装1公斤垃圾,除去可以回收的垃圾,两个人的家庭一个星期的垃圾装一袋就够了。
家庭垃圾除厨余垃圾外,可分两类:需要付费的一般垃圾,不需要付费的可回收垃圾。纸、塑料、玻璃、易拉罐、旧衣服、废电池、旧家电等都可回收,当市民把垃圾按要求分类后,真正花在垃圾袋上的钱就少了许多。
这也是实施垃圾新政后,台北垃圾能够锐减的原因。2000年,台北垃圾日均2970吨,2009年只有1009吨,减量67%,资源回收的比例也从2.4%提高到45%,曾经规划的新垃圾填埋场已无需兴建。没有了街头随处可见、散发着恶臭的垃圾箱,环境变得干净了,市民们都非常乐意配合垃圾分类,尽管这会给他们带来些小麻烦。
陈庆安说,台北能实现垃圾“零掩埋”,在于法律配套、教育引导、志愿者和社区共同努力,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市民配合。
台北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中学、大学,教师要让孩子们明白,丢垃圾是要分类的,学校和家里都一样。例如,盒装酸奶喝完后,铝塑盖膜是一般垃圾,塑料盒要洗净后放入可回收类。
市民刚开始垃圾分类分错时,清洁队会耐心纠正,遇到偷扔垃圾的,队员们会在垃圾袋中找线索,找到乱扔者重罚,没有线索的,就在乱扔者经常出没的地方伏击守候,也有市民会拍下照片举报。
政府在持之以恒的推进中做了许多工作,制定专门的垃圾回收法案,开始“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后,政府垃圾处理费收入少了,工作量多了。要监制有防伪商标的塑料袋的生产,要和流通领域打交道让市民能方便买到,要制定政策鼓励厂商对回收的垃圾再利用。
清洁队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他们要对收集来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旧家电、旧家具会送去修好再低价卖给需要的人,一辆旧自行车修好后只卖100元,学生的校服处理后捐给贫穷国家的孩子。
未来,台北还将再引进“垃圾全分类设施”,进一步减少焚化量,降低污染,并充分回收其中的资源物质,循环利用,让回收量极大化,达到“资源零浪费”的永续环境。
文/本报记者 沈则瑾